學術與政治

學術與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馬剋斯·韋伯(Max Weber,1864.4.21—1920.6.14),生於德國圖林根的小城埃爾福特。1882年,開始在海德堡大學學習法律。1892年起,先後任教於柏林大學、弗萊堡大學、海德堡大學、維也納大學、慕尼黑大學。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病逝。

馬剋斯·韋伯、卡爾·馬剋思和愛米爾·塗爾乾三人,並列為現代社會學的奠基者。在對現代世界産生深遠影響的思想大師之中,馬剋斯·韋伯的地位至今仍然無可質疑,其思想體係始終沒有受到根本性的挑戰。他一生著述甚多,其中以《學術與政治》《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等*為中國讀者所知曉。

◎ 譯者簡介

錢永祥,1949年生於蘭州,畢業於颱灣大學哲學係,供職於颱灣“中研院”,研究政治哲學、政治思想史、黑格爾及馬剋思主義哲學,近年來從事自由主義專題研究和“人民”概念研究。《思想》雜誌主編,《颱灣社會研究》顧問。

出版者: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德]馬剋斯·韋伯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76
译者:錢永祥 等
出版時間:2019-4
價格:62.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2664648
叢書系列:Great Thoughts 書係
圖書標籤:
  • 馬剋思·韋伯 
  • 社會學 
  • 政治 
  • 學術 
  • 理想國 
  • 社會科學 
  • 韋伯 
  • 曆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收錄馬剋斯•韋伯膾炙人口的兩篇演講:《學術作為一種誌業》和《政治作為一種誌業》。

這兩次演講作於D一次世界大戰終戰前後,昨日世界業已崩塌,新的社會及政治秩序尚未成型,德國年輕人中彌漫著一股迷惘的集體氛圍和左傾的政治浪漫主義。麵對著渴求意義與先知的聽眾,韋伯刻意與紛亂的時事保持距離,將他的主題置放於思想史及社會史的脈絡中,從而對現代世界做齣根本性的診斷,並將此診斷運用於德國所麵對的政治局勢:在一個祛魅後的世界,學術及政治是否能成為一種誌業?對世界有所知和對世界采取行動之間的統一,是否能在學術中或在政治中實現?韋伯的迴答冷峻剋製,暗蓄悲情,寄托深遠。而他提齣的價值中立原則及責任倫理與心誌倫理的對峙,迄今仍對我們的學術反省與政治實踐具有啓發意義。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暑假里有一天应邀在青年学术交流中心谈“以学术为业”。 一位西哲博士生以斯特劳斯之说攻韦伯之价值中立说,兼及余之学术自主说。他一再表示,学术不能回避价值问题。可到了后头,谈到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时,却又认为:做一个御用学者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一个政府是好的政府,学...  

評分

一、 臭老九的五斗米 《论语》上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于是,有人认为孔夫子收弟子时,以十条腊肉作为学费。《学术作为一种志业》本是为慕尼黑大学的学生做就业问题辅导时,而发表的演讲。文中,韦伯说了很多现在看来也很实在的话。告诫那些要“献身”学术的学...  

評分

近来读了几本社会学的杂书,对民主这个东西渐渐产生一点迷惑,或者也是以前读书思考太少的缘故吧。 首先是在《学术与政治》的前言里,冯克利先生重述了韦伯揭示出的一个“极紧要”的事实:“在那时的许多欧洲人看来,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最关键的价值科目——科学和民主,也已遭...  

評分

一、引题: 今天,我为大家讲述韦伯:我为大家讲述韦伯的政治关怀;我为大家讲述韦伯由国家自由主义到社会自由主义的倾向;我为大家讲述韦伯的知识之批判;我为大家讲述为什么“为了达到构建真实因果关系的目的,我们要构建非真实的因果关系”;我为大家讲述社会学的知识论;...  

評分

王容芬,1947年-,中国旅德学者。1947年出生于北京海淀,童年在海淀培元学校读小学,1957年考入北京101中学。1962年入读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德语专业,1966年8月18日参加天安门广场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的活动,认为“和希特勒没什么区别”,9月24日,她给毛泽东寄出一封署名“...  

用戶評價

评分

新版

评分

真以為書裏隻有兩篇演講纔興衝衝開始讀。

评分

在我這個年紀,讀來還是非常感動!翻譯很不錯,我跳過瞭譯序和導讀

评分

看"學術作為一種誌業","政治作為一種誌業"兩篇足矣,很有啓發。

评分

新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