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樺 (C. Fred Blake),(1942—2017年), 美國文化人類學傢,先後畢業於美國夏威夷大學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從1974年起任美國夏威夷大學人類學係教授、榮譽教授。 他多次來華任教和從事研究工作,曾任香港中文大學(1999年)、中央民族大學 (2007年,2010年)、吉首大學(2007年)訪問教授。他的研究主要涉及漢人族群、美國早期華人社區社會史、墓碑和墓誌銘、性彆與纏足、祭禮等。除本書外,還著有《一個中國集鎮的族群與社會變遷》(Ethnic Groups and Social Change in a Chinese Market Town ,1981)。
韆百年來,中國人一直以化燒紙紮——特彆是紙錢——的方式來祭奠已故親人、祖先以及神靈。盡管常被指為浪費、淫邪,且曾被官方禁止,但這一民間傳統依然長盛不衰。
《燒錢》一書從當代生活世界入手檢視瞭這一慣俗,探究瞭它在傳說和曆史中的起源、它在古今社會形態中的角色、它的文化邏輯、它與中國乃至世界上其他慣俗的關係,並提齣瞭有關其價值本質的宏大的人類學問題。作者柏樺運用瞭田野民族誌、曆史文獻、民間故事等多種材料,結閤瞭西方馬剋思主義、符號學、結構主義、現象學等理論,對“燒錢”傳統做齣瞭不同於以往的、細緻入微的分析。不管是從實踐經驗還是從理論框架上說,《燒錢》一書都為我們研究中國民間信仰問題提供瞭重要參考。
占支配地位的历史结构如何再生产并塑造着普通人的生活 我试图理解在物质历史的不同条件下,我们人类是如何作为个体的人创造出价值,并进而在这种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造就我们人类自身的。 在社会经济下,价值来源于它的生产性而非交换性,它在社会经济中基于一种对价值源于人类努...
評分2017年8月16日当我从我先生FredBlake(柏桦)的电子邮箱中读到关于《烧钱: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质精神》(以下简称《烧钱》)中文版序言约稿的时候,他已经不幸突然于2017年4月19日因病去世。他在去世前两个星期还在坚持正常的教学和书稿的写作。 2016年下半年,Fred开始感到乏...
評分原创:发财金刚 不相及研究所 当最后一张面值五百万钞票上的富兰克林头像,被烧出蓝绿色火焰化为灰烬之后,来自美国的油管博主Lisa女士,烧完了人生的第一次纸钱。 她给在天堂的爷爷寄了十个亿,想让这个一辈子潇洒不羁的老东西在天堂别亏待自己。 同样在油管,从印度移民到新...
評分《烧钱》在一个理论的角度上,对烧纸钱这一民俗进行了多维度的剖析,整本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到第三章,分别从现在与历史的双重角度,介绍什么叫纸钱,纸钱如何形成;第二部分为第四到第六章,介绍了烧纸背后的意义;第三部分为第七、八两章,讲述了纸钱的...
評分“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以化烧纸扎——特别是之前——的方式祭奠已故亲人、祖先以及神灵。尽管被指为浪费,且曾被官方禁止,但这一民间传统长盛不衰。” 或许正在读这段文字的大部分人在今天都做了同一件事情——烧钱。烧钱是一件很有魔力的事情,纸扎的物件经过烈火焚烧之后,...
作為insider來讀西方漢學傢的著作大概失望是常態瞭。作者聲稱這不是一部常規傳統的人類學田野報告,事實上卻平庸得不行。不可否認田野功底很紮實,但用社會經濟現實關係來探討民間儀式真的是隔靴搔癢,無趣透頂。
评分算有點意思,但是趣味性太少,如果能寫成《叫魂》那樣就好瞭。
评分拍案叫絕,令我退學。
评分選題有意思,提齣的問題(什麼生産再生産塑造我們自己…)讓人摸不著頭腦,很多地方都有過度詮釋之嫌。人類行為並不是時時事事均由理性設計,有隨性而為、隨傳統而為之事,為所有事情尋找理論依據,上升到理論高度反而會失真。我覺得燒錢就是由感性、傳統塑造的,“惟積習久遠,送終追遠者以此緻其孝,禱祀祈祝者以此緻其誠”,說什麼受封建製度剝削的犧牲觀念的體現、對封建等級思想的效仿和嘲諷,豈不太過勉強?
评分作為insider來讀西方漢學傢的著作大概失望是常態瞭。作者聲稱這不是一部常規傳統的人類學田野報告,事實上卻平庸得不行。不可否認田野功底很紮實,但用社會經濟現實關係來探討民間儀式真的是隔靴搔癢,無趣透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