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印度 V.S.奈保尔 英国文学 人物:V.S.Naipaul 地区:印度 元素: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 地区:英国
发表于2025-04-16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代表作“印度三部曲”第三部、非虚构文学典范之作】
【穷人的信心源自贫穷,也毁自贫穷;印度死亡于信仰,也复活于信仰】
【一个死亡的国度,一个复活的国度】
----------------
★ 温暖、宽容、人性,书写了一个在现代化洪流和传统力量夹击下的国度的雄心与悲剧,是真正理解世纪末印度的最好作品。——《华盛顿邮报》
★ 这是一部印度人的眼睛看印度的杰作,是一部希冀之作。——《卫报》
★ 奈保尔抛弃了以往那种焦虑、愤怒和高傲的情绪,印度不再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充满人文精神与剧烈变动的崭新的印度。——《时代周刊》
----------------
V.S.奈保尔第三次来到印度。奈保尔以孟买为中心,近距离观察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城市与乡村、宗教与种姓、祭司与政客、作家与黑帮分子……这一次,激昂的笔锋让位于冷静的白描,率意评断让位于原味历史,奈保尔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不动声色的聆听者、旁观者,一个记录印度人心声的人,进而创作出这部朴素但异常深邃的“口述实录”。
V.S.奈保尔(V. S. Naipaul):
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著有《米格尔街》、《大河湾》、《自由国度》、《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抵达之谜》、“印度三部曲”、《非洲的假面剧》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8年8月11日于伦敦病逝。
当你用写论文的眼光去读一本书时,真的无法感觉他在写什么,而是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印度也可能是太陌生的一个国家。。。
评分让我看到另一个国度及一些宗教思想。
评分【藏书阁打卡】挺推荐。看书友说,这第三本和第一本之间隔了27年,三部曲读下来,看得出写第一本的时候奈保尔还是个较真儿的壮年,而第三本的时候已是经历了半个人生,看过了半个世界的老年,笔调着墨自然柔顺了很多,抛开了他自己的嘲讽和愤怒,记录其所在时代各种印度人的所言所想,即是游记又像是他的短篇集锦。中国大众普遍对印度的印象太过于偏见和片面,这三部曲也许是了解印度一个很好的开始,毕竟奶包儿文笔这么好。而第三部中的印度给了我如一具浮肿、肮脏、软塌塌的男性生殖器官形象。
评分非常好。包括万象,又充满了同情和理解,并且以一种乐观主义的精神看待和审视所有的变化。
评分奈保尔的叙事张力绝了
印度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觉得我应该可以在月底出发前读完这书! 快去印度了,紧着把这三本书读完,是英国人写的,英国是一座岛国,他们的人特别崇尚精英文化、他们自己也特别在意归属感这事,他们从不觉得印度是他们的,只是他们的殖民地,这些事情他们自己摆得很清楚,或许只...
评分无尽的出走,尽数回归。奈保尔同他书里的角色们一样,在不断完成这一循环。印度无比多元的社会宗教经济层次里的每种人生被缓缓道来。这样遵循身份标签的描述并不新鲜,但在这儿极其详尽,那些社会层次就通过奈保尔不厌其细致的描绘展现在陌生又遥远的读者面前,随后每一种人生...
评分奈保尔写作《印度三部曲》的时间跨度长达25年,自1962年第一次踏上这片他血缘上的“故土”开始,一直到1988年他第三次在这个国度旅行,才终于为这“三部曲”画上了句号。 这三部作品除了时间上的递进外,并无明显的主线。奈保尔几乎在每部书里,都对他在某一阶段在印度旅行时的...
评分怎么说呢 最喜欢第一部 第二部看的最快 第三部最难读 三部曲一共读了三年多 我也是佩服自己没有始乱终弃 哈哈哈 三部曲主要是时间顺序 在内容结构形式上完全不同 作者以印裔英籍的身份重返印度多次 每一次都是亲历接触了各种印度人物和印度生活 帮助我们了解了二十世纪的印度 ...
评分奈保尔所有书中,赶脚这本上写得最绝望。 中文所有奈保尔,赶脚这本翻得最有味道。 看到出版社的人在宣传中总是说,奈保尔在这本书里已经不像年轻时不像前两部写印度时那么尖刻了,而是变的宽容了云云。 尽管很多批评者也一遍一遍说,奈保尔的这次印度之行终于让读者见到了一次...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