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元,生於天津,赴美留學,現定居加拿大,以軟件業為生。自幼習鋼琴,齣國後學管風琴,曾舉辦過數場管風琴演奏會。早年以“管風琴”之名寫作樂評而蜚聲天涯論壇,長期為《愛樂》《萬象》《書城》等刊物撰稿。齣版有《北方人的巴赫》《管風琴•看聽讀》《書生活》《音樂的容器》等隨筆集。
本書是馬慧元的最新隨筆集,亦可視作她的“多重生活自白書”。
作為軟件工程師的馬慧元,工作中打交道的世界隨處是科技的浪潮和漩渦,需要時時關注數據和潮流,奮力提高效率,如星船嚮往太空,憧憬“未來的未來”;而另一麵的馬慧元,身處跟音樂和閱讀相關的世界,這個世界守舊甚至“頑固”,沒有確切的統計數字作為支撐,如大樹紮根大地,相信“過去的相信”。
音樂如大樹,樂麯枝葉交通,樂人盤根錯節;馬慧元擅長讀譜,更通人心,從一葉識樹,帶讀者領略古典音樂的魅力與音樂史的幽微。科技如星船,看似冰冷,實則充滿“人”的因素;馬慧元爬梳史料,對照當下,藉星船遠遊,帶讀者窺識浩瀚的科技宇宙與深邃的人類曆史。
(本文为《星船与大树》作者自序,标题为编者所加) 自愿或被迫地,我近年的生活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作为IT界从业人员,上班的时候要瞄准短期目标,天天琢磨怎么提高效率,尤其要关注潮流,生怕自己落后。商业也好技术也好,能在眼下的漩涡中保持不败的东西就是好的,让看得到的...
評分(本文为《星船与大树》作者自序,标题为编者所加) 自愿或被迫地,我近年的生活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作为IT界从业人员,上班的时候要瞄准短期目标,天天琢磨怎么提高效率,尤其要关注潮流,生怕自己落后。商业也好技术也好,能在眼下的漩涡中保持不败的东西就是好的,让看得到的...
評分(本文为《星船与大树》作者自序,标题为编者所加) 自愿或被迫地,我近年的生活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作为IT界从业人员,上班的时候要瞄准短期目标,天天琢磨怎么提高效率,尤其要关注潮流,生怕自己落后。商业也好技术也好,能在眼下的漩涡中保持不败的东西就是好的,让看得到的...
評分世间最难得的无异于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可偏偏有“三心二意”之人实现了多重领域的跨界。 以《蒙娜丽莎》著称于世的达芬奇还在解剖学、物理学、天文学上颇有造诣;著有《洛丽塔》等小说的纳博科夫在写作之外还痴迷于蝴蝶捕捉和专业分类,这个无心插柳的业余爱好还被英国皇家学...
評分世间最难得的无异于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可偏偏有“三心二意”之人实现了多重领域的跨界。 以《蒙娜丽莎》著称于世的达芬奇还在解剖学、物理学、天文学上颇有造诣;著有《洛丽塔》等小说的纳博科夫在写作之外还痴迷于蝴蝶捕捉和专业分类,这个无心插柳的业余爱好还被英国皇家学...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們仰望著老馬,老馬仰望著星空。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评分管風琴的文字最大魅力是對人的理解,對語言錶述的信任,導緻無論結閤古典樂還是科技史都很好看。不過更愛讀的還是談巴赫
评分啊,去看《圖靈大教堂》瞭
评分比上一本要復雜一些,有時間要說說。
评分羨慕作者可以邊聽邊上手彈的生活 深入單麯的音樂分析比如巴赫康塔塔和貝多芬那幾篇引起心理舒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