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辩

“自然”之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治宜,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青年教授。长于比较文学、美学和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曾致力于研究苏轼的人生哲学与文学哲学中“自然”之作为美学与伦理学的理念,目前专注于中国20世纪古典诗歌的研究。在《通报》等重要汉学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其学术观点在国外汉学界有相当影响。著有《Dialectics of Spontaneity : The Aesthetics and Ethics of Su Shi (1037-1101) in Poetry》;翻译有柯马丁《秦始皇石刻 : 早期中国的文本与仪式》(合译)。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杨治宜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0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63014
丛书系列:三联精选(新)
图书标签:
  • 苏轼 
  • 文学 
  • 中国文学 
  • 美学 
  • 海外汉学 
  • 宋 
  • 文化 
  • 海外中国研究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中国传统文论中,“自然流露”“道法自然”显然是高明的文学境界。但人真的能完全契入自然吗?在这本书中,作者深刻地质疑了这一传统批评方式。杨治宜认为,人对“自然”的追寻犹如西西弗斯无休止的劳动,永远不能达到目的,但恰恰在这种永恒的徒劳中,凸显出人的价值。苏轼文学的价值,也正体现在这种对于自然的“自我否定”式的追寻中。

本书讨论了苏轼文学创作背后的佛、道等思想资源,又以苏轼对牡丹和名石的吟咏来阐发对自然美的争辩,最后落在他晚年和陶诗及丹学上。把苏轼几经贬谪的命运与各种带有象征性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苏轼的审美、创作以及他在有限的肉身与无限的自由之间的挣扎。作者借鉴了东西方各种思想视野,不仅丰富了苏轼文学研究,还将中国文学置于跨文化、跨学科的对话之中。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本书的核心观点就一个——苏轼所说的“艺术即修行”,而所谓“自然之辩”是指苏轼在实际生活中用行动在这个观点上的三种辩论: 1.苏轼与王安石之辩:(1)关于科举考试,王安石建议取消诗赋科而改考时务科,但苏轼认为教育改革是系统问题,只改考试科目收效甚微;(2)关于艺术...

评分

本书的核心观点就一个——苏轼所说的“艺术即修行”,而所谓“自然之辩”是指苏轼在实际生活中用行动在这个观点上的三种辩论: 1.苏轼与王安石之辩:(1)关于科举考试,王安石建议取消诗赋科而改考时务科,但苏轼认为教育改革是系统问题,只改考试科目收效甚微;(2)关于艺术...

评分

作者跋 根据《圣经·创世纪》的神话,亚当和夏娃在偷食知识之果前是没有自我意识和羞耻感的,他们就像野兽一样裸身,天真游荡。而当他们获得自我意识的刹那,也就是真正成为“人”之始祖的刹那,就被永恒地从伊甸放逐了。作为“人”的人不能生活在伊甸园里,但伊甸这一纯真之地...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Inertia 这个词是一种很好的提醒,不管是人还是公司,当你高速发展的时候,就意味着你的惰性已经产生了,你感受到的是惯性,你没有感受到的就是惰性。 我们借用他这句话,赠送给企业家:“ 我到底干错了什么,为什么下面是一片欢呼声。 ” 一说到这个我们马上就想到一个词——居安思危,或者还想到一个概念叫舒适区。我们曾经讲到过谷歌在把公司的名称改成阿尔法贝塔的时候,发布过一个公告,那个公告里有一个很难听的说法。他说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近年来的业务发展得过于顺利,我们担心我们会陷入到一种叫做 Fxxking Comfort 当中,其实很多的 Comfort 都可以在前面加那么一个词。

评分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艺术即修行这个观念像一组代码给中国文化做了系统升级。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开拓了艺术的版图,打通了技巧的边界,让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都能成为审美的对象。因为这个观念,苏轼才能在几乎所有重要的艺术门类中都做出重要的贡献。这个观念也让他获得了个体人生的圆满。即便是身处常人看来非常悲惨的境遇,苏轼依然用诗把悲苦的晚年变成了流动的美好瞬间。安贫乐道从他开始,成了一种真切的内在感受,铭刻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

评分

多了很多角度去理解苏轼 作者笔下的苏轼也是充满矛盾挣扎的 无论是对世俗和佛道的审美和追求

评分

多了很多角度去理解苏轼 作者笔下的苏轼也是充满矛盾挣扎的 无论是对世俗和佛道的审美和追求

评分

能认识到苏东坡的“不朽”的抒情文数不胜数,能够客观地剖析“有限性”的就很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