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滴川,学者、诗人、撰稿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刘滴川出身古董收藏世家,家学深厚,从小从事古董文物收藏及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师从北京大学美术系主任李松教授,研究方向以新石器、先秦、两汉艺术史、瘟疫史研究为主,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编著的《山海经 校诠》(作家出版社,2017年)等,已多次再版,并蝉联各大电商古籍类图书销售榜前列。已发表的重要论文包括《传统“中国”观与夏墟斟鄩的环境艺术——“尚中正”的山水地缘和堪舆美学之滥觞》《战国琉璃珠眼纹饰流行背后的造物文化——先秦中国琉璃的本土化与“长生不老”观的流变》《跨艺术的洛神主题与自由向往——以“洛神赋”为题的文学、美术的审美形成与延伸》《寓言幻灭,我们该何去何从——“古今之辩”与跨媒介的艺术新语言》。
《山海经》是一本地理书,还是一本游记?
《山海图》的作者是谁?
鱼鸟的图腾是否预示着古人不死?
当一个人没有读过《山海经》的时候,他应该已经听说过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了。然而读的次数越多,《山海经》也变成一本越读越读不懂的古籍。
本书分为源头、方向、理想、改造四部分,分别从传说和历史、时间和空间、神话和理想、真实世界和改造世界四个角度追本溯源,解答了散落在《山海经》原典各角落里的未解之谜。书中辅以文物照片和古人绘制的《山海经》插图等图片资料,让《山海经》这部藏满神秘、屹立千年不倒的“神书”向普通读者打开了厚重的大门。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有点看不下去
评分说起中国的神话传说,大家都能说出一二,但是很少会有人会想到去翻一翻《山海经》,为什么中国人都应该看一看这本奇书?这本书给了你答案。 中国人的世界观时空观从何而来?山海经里的图腾藏着怎样的秘密和隐喻?作者从源头、方向、理想、改造四个方面全面追溯山海经方方面面的细节,从出土的文物等物质性的事实出发,一直追问到理想与神话的关系,神话对真实世界的影响等这种形而上的问题。 这本书用笔陈恳,有事实也有发散,适合对中国文化根源和宏大命题感兴趣的你。
评分作者在自序里不停强调自己的学者身份,“近几年,我一直在从事《山海经》的研究”,“考证”,“摒弃了讲座中较为浅显的普及性知识”……翻过数十页后发现,书里非但难有经过学术训练的论述,反而充斥着不少像高中议论文般经不起推敲的“例证”与轻率的结论。一言以蔽之,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差评。
评分关于《山海经》的外传,即广引事例,对内容所做的外延性说明。主要分三部分,分别讲述山海经一书基本概论、神话和信史演化(火灵怪、夸父逐日、龙图腾、狐仙等)、书中万物纲目(大象、双角犀、独角犀、鼯鼠、犰狳、竹类、梅类、棕榈类、樟木类、楠木类、梧桐类、石材、发明等)解释。作者还有一本书是《山海经校诠》,为内传,即释经解义之作。本书编著缘由,是应喜马拉雅讲座所做的准备,课程名为“刘滴川讲《山海经》”,计划为60讲。现书已经出版一年多了,讲座还未上线。。。
评分角度很棒。全书文案值得学习。立论就不可考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