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斯奈德 ,美国诗人,翻译家。出生于旧金山,就读伯克利大学期间,因受禅宗影响而转学亚洲语言和文化,并翻译中国古诗,参与“垮掉派”诗歌运动,曾到日本修习禅宗。一九八四年,斯奈德和金斯堡曾随美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中国。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态保护,被誉为“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曾获普利策诗歌奖和全美图书奖。
我又听见:公元四世纪
陆机在《文赋》序言中
所说:“当用斧头
砍削木头
去制作斧柄
那模型其实近在手边。”
这是陈世骧老师
多年前翻译并教我的
于是我明白了:庞德当过斧子
陈世骧当过斧子,现在我是斧子,
儿子是柄,过不了多久
要由他去斧削别人了。模型
和工具,文化的手艺,
我们就这样延续。
——加里•斯奈德《斧柄》
在这本诗集里,斯奈德写了这样一个美国:它是斧头和水泵、乌龟和啄木鸟、冷杉和松树、牛肝菌和薄荷属植物的美国,是一个从电视机、冷冻餐和《纽约客》中解放出来的美国。
——美国《诗刊》
他完全可以被视为梭罗之后第一位潜心思索如何生活并使其成为一种可能范式的美国诗人。
——《巴黎 评论》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饭后读斯奈德《斧柄集》,这本小辑子斧柄意象来源于《诗经》和《文赋》,“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其则,是法,翻译成模型,很怪,应当是营造法式的法式,哪怕叫模子也可。斯奈德本身写很棒,比如《修理五八年造威利斯皮卡》。
评分“人们总是把那些当成退而求其次”。像是白描一般叙述生活平常,大概是受中国诗经的影响还是日本俳句,但这样的句子让我怀疑我对生活是否足够敏锐,以及这段时间的困惑,诗是让感觉更简单还是复杂?诗的情感是更凝炼还是隐蔽?我想去读诗,诗却在嘲弄我,这让人失望又不高兴啊。
评分但是我知道在黑暗中 舔那些窗框 是何种滋味 那些鹿啊
评分比《砌石》差了不少,一些诗句还算惊艳,第二部分的前几首和第三部分的前几首不错,但《篱笆桩》和《艺术委员会》这样辣眼睛的诗同样不少。 斯奈德处理诗意的时候过于细碎化了,生活化并没有错,国内诗人黄梵就做的很好,斯奈德的细碎化不止于体裁,甚至延伸到了语言、形式和意象组合上,这就导致了其诗作的良莠不齐,且缺乏打动人心的内容。
评分一直想要他的诗集!//我喜欢斯奈德,就像喜欢默温一样,美国的王维之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