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1924年远赴英国,任教于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归国后曾在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教书。194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8月24日,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著有《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曰》、《离婚》、《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正红旗下》、《月牙儿》、《鼓书艺人》等大量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
插图者:丁聪(1916—2009),笔名小丁,生于上海,1930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作品。曾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长期担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美术编辑,为《读书》杂志创作漫画。曾为鲁迅、茅盾、老舍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画了大量插图,著有《古趣图》(1999)、《文人肖像》(2000)、《丁聪老漫画》(2004)、《丁聪新漫画》(2007)等。
本书为老舍《四世同堂》最经典、最完整、最权威的版本,具有其他版本所不具有的优势:
1.《四世同堂》共分三部,分别为《惶惑》、《偷生》、《饥荒》。第1、二部于1944—1946年完成并结集出版,第三部1940年代末在美期间完成,1950年曾连载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刊,但只有22章,到第87章之后就中断了,最后的13章的原稿也在“文 革”中被毁。1983年,翻译家马小弥女士仿照老舍的文笔,又从英文版(在美期间,老舍曾协助美国翻译家艾达?普鲁伊特女士将《四世同堂》全书缩译成英文出版,书名The Yellow Storm,为完整的100章)转译了最后13章内容,凑齐了老舍在《序》中所说的100章。199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足本《四世同堂》。此次再版,我们在1998年足本基础上,参照最初版本、原发报刊及手稿进行了校订。作品在保留作者个人注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必要的简注。本版可说是《四世同堂》最经典、最完整、最权威的版本。
2. 我社从老舍先生女儿舒济老师(退休前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员工)处获得了《四世同堂》的专有出版权。其他版本的《四世同堂》均不享有此一权利。它们以“缩写本”、“转译本”、“文集本”等面目出现,实际上编辑、校勘、印装质量均已大打折扣,多数版本存在盗版嫌疑。有的虽然便宜,但不是正品,读者应该警惕。
3. 本版我们增加了著名画家、插图家丁聪先生特为《四世同堂》绘制的插图24幅,以让读者获得双重美感享受。插图惟妙惟肖,与原著融合无间,为读者所喜爱。我社对这批插图享有专有出版权,其他出版社均不享有此权利。
4. 此版精装本封面由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家、曾获得国家书籍装帧设计最高奖的刘静先生设计,不拘一格,又厚重典雅,意味深厚。正文用纸为70克全木浆胶版,印刷效果颇佳。
作品以抗战时期的北平沦陷区为背景,描写了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这八年间,北京城内“小羊圈”胡同里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的十几户人家、一百多人的心理和遭遇,他们的沉浮荣辱、生死存亡、所受的精神折磨及深重苦难,再现了在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下,北平人民由惶惑苦闷、忍辱偷生到逐渐觉醒、反抗的过程,歌颂了他们可贵的民族气节以及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抗战决心。作品也通过传神的描绘,对老中国的“国民性”及封建文化对于人的精神束缚进行了透剔的反思,意蕴极其丰厚。
《四世同堂》是一部“笔端蘸着民族的和作家的血写成的‘痛史’和‘愤史’”,结构宏大,书写从容,人物描写栩栩如生,表现出思想和艺术的全面成熟,是老舍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高峰。
花了几个星期,断断续续读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个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写出神韵来了。说看这书能激发出什么爱国热情是假的,我就是觉得做人要有做人的准则。 北平沦陷了,日子还要过,大家都死了不是就怎么怎么好,死也是为了活。我开始就奇...
评分“小羊圈里,槐树叶儿拂拂的在摇曳,起风了。” 不得不承认老舍先生的文章,气势磅礴,总是会给人一种恢弘大气之感。 老舍先生评论自己的这部作品为:“他是我从事写作以来的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 故事发生在小羊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
评分 评分磕磕绊绊读完了《四世同堂》,如果我说自己被激起了什么爱国主义热情那是假的。 我看了太多东西,我没办法恨,我只觉得他们可怜,只觉得悲伤。 最让我难过的是书以外的东西——老舍本人。他有多么爱他的北平,仿佛那里每一条河都是他的血脉,每一掊土都是他的身...
评分一直不敢读《四世同堂》,每回经过图书馆看着厚厚的两大卷本,心里总是不由得生出一种怯意,欲翻又止,最终手还是伸向了旁的厚度看起来比较友好的书。我向来不喜欢冗长的阅读,书本对于我来说本是一种莫大的沉浸和快乐,尤其是小说,所以我害怕被过于长篇大论的叙述消磨...
读这本书之前从未想过抗战时期在北京坚持的人民,以前抗战在我心中是炮火是强奸是烧杀抢掠,现在抗战更令我胆寒,一寸寸凌迟一寸寸挤你喉咙的空气。 读下部印象深刻的是李四爷叫人用报纸糊窗户最穷的那个院孩子却把浆糊吃了,怪他们吗?当然怪!李四爷何其无辜,战战兢兢地为小羊圈邻里奔走,却因为自私自利送了性命。小心,每个人做事都有理由,为了自己要把他们的理由掐死在萌芽。
评分近些年来读的最厚的一本,半个月读完。老舍有多么爱他的北平,仿佛那里每一条河都是他的血脉,每一掊土都是他的身体,每一阵风吹都是他的呼吸。圆熟温和,是天佑的老实沉默,是瑞宣的儒雅挣扎,是默吟的铮铮铁骨。小羊圈胡同的八年抗战史,栩栩如生的各色人物,真是恨极了冠家和日本人。
评分全本现在已经不可得了吧。。可惜了
评分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描述了抗战八年间,北平中形形色色的人在这期间的变化以及变故。更是以瑞宣的心里想法暗示了中国大众的心里特征。
评分读这本书之前从未想过抗战时期在北京坚持的人民,以前抗战在我心中是炮火是强奸是烧杀抢掠,现在抗战更令我胆寒,一寸寸凌迟一寸寸挤你喉咙的空气。 读下部印象深刻的是李四爷叫人用报纸糊窗户最穷的那个院孩子却把浆糊吃了,怪他们吗?当然怪!李四爷何其无辜,战战兢兢地为小羊圈邻里奔走,却因为自私自利送了性命。小心,每个人做事都有理由,为了自己要把他们的理由掐死在萌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