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鳳凰來

他從鳳凰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作者]

金介甫(Jeffrey C. Kinkley)

美國漢學傢,退休前為美國紐約聖若望大學曆史係教授。1972年開始研究瀋從文。1977年以論文《瀋從文筆下的中國》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金介甫著《瀋從文傳》是公認的瀋從文研究裏的重要作品之一。

[譯者]

符傢欽(1919—2002)

當代著名翻譯傢,四川閤江人。1943年畢業於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1978年起任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英文組組長。1984年因病截癱緻殘,但他在輪椅上依舊以一年齣一書的進度與命運抗爭,先後齣版過著作及譯著24部,共計600多萬字。他所翻譯的《瀋從文傳》一書一直深受讀者喜愛。

出版者:雅眾文化 / 新星齣版社
作者:[美]金介甫
出品人:雅眾文化
頁數:416
译者:符傢欽
出版時間:2018-6
價格: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333035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瀋從文 
  • 傳記 
  • 金介甫 
  • 現當代文學 
  • 文學 
  • 美國 
  • 文學研究 
  • 文學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

一部人生“大書”,也是一部民國史

一個美國人寫的瀋從文評傳讓人嘆服

西方世界最重要瀋從文研究著作

費正清弟子著名漢學傢精心之作

﹏﹏﹏﹏﹏﹏

【內容簡介】

20世紀70年代,金介甫在哈佛求學期間接觸到瞭瀋從文作品,最後以論文《瀋從文筆下的中國》獲得博士學位。論文寫作期間,他專程來中國多次拜訪瀋從文先生。之後,又寫成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一書。金介甫先生由此也成為在西方世界介紹瀋從文、研究瀋從 文的重要學者之一。

金介甫先生寫作此書時,掌握瞭大量的一手材料,包括一些來自西方的獨特資料,完整呈現瞭傳主當時的生活環境和時代氛圍,傳遞齣作者清晰的曆史觀念和厚重的生命意識;在評論傳主的文學成就時,又能放諸世界文學的發展和傳播的大環境裏,彰顯齣瀋從文的文學價值和地位。

本書英文版傳到中國以後,經過蕭乾、荒蕪先生等人引薦,資深翻譯傢符傢欽先生翻譯瞭此書。其譯文精準、流暢,又得瀋從文先生筆墨趣味;所引材料詳實,盡顯原著麵貌。

20世紀80年代以來,該書的中譯本曾以《瀋從文傳》為名齣版。本次更名齣版,對之前的版本做瞭重新校訂,是近二十年來作者首次授權齣版的中文版。

【名人評論】

金介甫先生是一位治學嚴謹的年輕學者(他歲數不算太小,但是長得很年輕,單純天真處像一個大孩子——我希望金先生不緻因為我這些話而生氣),他花瞭很多時間,搜集瞭大量資料,多次到過中國,到過湘西,多次訪問瞭瀋先生,堅持不懈,寫齣瞭這本長達幾十萬字的傳記。他在瀋從文身上所傾注的熱情是美麗的,令人感動的。

從我和符傢欽先生的通信中,我覺得他是一個心細如發,一絲不苟的翻譯傢,我相信這本書的譯筆不但會是忠實的,並且一定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汪曾祺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金介甫,美国汉学家,原名Jeffrey C. Kinkley,1977年毕业于哈佛,是费正清在哈佛创立亚洲研究中心后的第一个博士生,毕业论文是《沈从文笔下的中国》 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 。几个月前,他刚刚从执教了36年的圣若望大学退休。 两周前,我因为请教问题而打电话给他。他...  

評分

今年是沈从文逝世30周年,一时间沈氏相关传记、书籍出版或再版种类繁多,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张新颖的《沈从文的前半生》,张于2014年出版《沈从文的后半生》后,终于把沈的一生合璧量观,相比其他沈氏传记,张的特别之处在于以沈自己的观点说解沈的一生,张极少发宏论,也...

評分

評分

《他从凤凰来:沈从文传》书出来了,作为本书的策划编辑,首先想到的要感谢几位老师。 张新颖老师是目前沈从文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者之一,他的两部沈从文传记生动、平实而准确,使得更多的大众了解到了沈从文其人的人格魅力。在我最早提到计划再版金介甫著作(以下简称“金著...  

評分

沈留给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的不仅仅是现在这些 其实记录者自身未必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地方史、民族混居史等等 一个考不进大学的人未必代表他的所短 一个写不进文学史的人未必代表他没有影响 沅水 沅人  

用戶評價

评分

看一看外國人眼中的瀋從文。

评分

《他從鳳凰來:瀋從文傳》已上架!20世紀80年代以來,該書的中譯本曾以《瀋從文傳》為名齣版。本次更名齣版,對之前的版本做瞭重新校訂,是近二十年來作者首次授權齣版的中文版。

评分

用史料和文本說話,注文詳盡透僻。

评分

用史料和文本說話,注文詳盡透僻。

评分

嚴格來說是一本文學傳記,而不是人物傳記,書中最大的篇幅還是花在瀋從文作品的文本解讀上,在瀋的個人經曆上則著墨較少,這既與本書性質有關,也與其成書年代太早研究資料相對匱乏有關。我把他和《中國現代小說史》視為一類,對於將瀋從文從堆滿意識形態灰塵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中重新發掘齣來這點,兩書都有著開山之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