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颱
高雄大寮的自來水廠裡齣生,南部的漁村農村長大。留學美國九年,旅居歐洲十三年,任教於香港九年;颱北市首任文化局長、中華民國首任文化部長。是一支獨立的筆——可以燒灼如野火,狂放如江海,也可以溫潤如目送。
二○一四年十二月一日辭官,迴到「文人安靜的書桌」。
二○一五年九月擔任香港大學「孔梁巧玲傑齣人文學者」至今。
二○一七年八月移居屏東潮州鎮,照顧母親,開始鄉居寫作。
獻給 每一個跟時間賽跑的兒女
人生裡有些事,就是不能蹉跎……
我們齣生在山河破碎的時代裡,
你們讓我們從滿目荒涼中站起來,
誌氣滿懷走齣去。
現在你們步履蹣跚、不言不語瞭——
我們,可以給你們什麼呢?—龍應颱
禁語行禪時龍應颱瞬間決定:放下一切,迴鄉陪伴失智的母親,開始寫信。
十九封信 是對生命信念的親身實踐
是對上一代的感恩緻敬,是對下一代的溫柔提醒。
有告白、反省、不捨或喃喃自語……
美君 觸發每個生命的故事
牽引 世代間的依戀與不捨
35篇大河圖文
個人情感烙在時代的大河圖像上,既是微觀的熾熱,又是巨觀的冷靜。
走過1920~2020一世紀的生命風景。1925年美君齣生,列強瓜分中國;1935年,日本殖民下的颱灣,禁止牛車走在馬路上;1946年明星花露水,香氣渡海來颱;1963年梁祝鏇風,創造850萬票房,美君最愛的電影明星,正是淩波;不曾參與的過去,隻有透過照片一頁頁迴顧,封裝父母的生命記憶,不讓他們的故事隨風而逝。
此時此刻
1993~2017,跨越24年,龍應颱與兒子們的世代對話
在老去的單行道上 世代交融之必要
每個人隻有一個父親、一個母親。
父親母親也隻會死一次,所以父親母親的死,是獨一無二的經驗。
不會說,因為你經歷過祖父母的死,所以就上過課瞭。 ______安德烈
一本跨代凝視的親密讀本
全书一边故弄玄虚坚持用第三人称“美君”回忆母亲(文中自诩此举是为了还母亲一个完整人格,所谓母亲不只是母亲,她有名有姓有自己的追求),一边硬挤出诸如“妈咪在,猫咪在,那里就是家了“的10w+爆款金句——为了凑韵脚,妈妈只能回归没名没姓是吗?通篇贯彻了龙应台一贯的...
評分平时对新书,总是持保留态度。放在“想看”书单里,等着达到几百人时的客观评分。但却第一时间预购了龙应台的这本《天长地久》,因为对龙应台的书,不需要再用评分来参考。龙应台在人生阶段写了许多书,无论激昂还是平静。每次都能激发读者的共鸣。 吴晓波曾经在《把生命浪费在...
評分 評分“我是一股风啊,不为一株树停。” 实在是太喜欢这句话了,虽是在第一段话的最后一句,却放在了我心头的第一句。乡土情结纵然贯穿了儿时记忆,在脑海里藏着,有时想起来了,仿佛是在秋天的早晨,光着脚在田间的地头,感觉到泥土被昨晚的雾打湿,柔软又温润,仿佛又只是一阵风,...
評分2018年已讀056:「與君彆時,紅顔嫣然,今歲執筆,凝已半百,疏發蒼蒼,形容枯槁。」「得去月書,雖遠為慰,過囑。卿佳不?」女子的長情令人心傷。
评分代替同作者的某部有年代特色的作品標記。
评分一言蔽之《目送》+《親愛的安德烈》+簡化版《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依舊是龍應颱一貫的風格,嚴肅的筆鋒下帶著溫情。 內容上,由點到綫,由綫成麵,立體生動,通過照顧母親而串起的一連串記憶,涉及麵廣而具體,可讀性極高的集結本。 國內版無刪減。
评分正如她所說 我也感謝這個叫龍應颱的學者 在我尚且年青的時候 寫齣這本書 拋齣她對親情的思考和對生命的感恩。這麼多年來,龍應颱的每一本書都是她那個當下的思考,而我很有幸的看著她的書長大。
评分這是一本關於生與死、人生路的書。她告訴你,人生路長到裝下戰爭、政治、生活百態和冷暖情長,也試圖描繪齣人生的短,短到觸手可及、和時光的短尺麵麵相覷,用它來丈量你人生的軌跡。 真的,不好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