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田兼好(1283—1350),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至南北朝时代的歌人、随笔家。本姓卜部,居于京都吉田,江户时代以来通称为吉田兼好或兼好法师。精通儒、佛、道学与老庄思想,文学造诣深厚。
■ 西川祐信(1671—1750),日本江户中期著名浮世绘画师。生于京都,号自得斋、 自得叟、 文华堂等。最初跟随狩野永纳和土佐光祐学习绘画,后吸收菱川师宣与吉田半兵卫的画风,创立西川派。擅长美人画,被称为“京坂浮世绘界第一人”。
························
《徒然草》最大的价值可以说是在于他的趣味性,卷中虽有理知的议论,但决不是干燥冷酷的,如道学家的常态,根底里含有一种温润的情绪,随处想用了趣味去观察社会万物,所以即在教训的文字上也富于诗的分子,我们读过去,时时觉得六百年前老法师的话有如昨日朋友的对谈,是很愉快的事。——周作人
《徒然草》在日本,为古文学中最普遍传诵之书,比之四子书在中国,有过之无不及... ...它的文调的谐和有致,还是余事,思路的清明,见地的周到,也真不愧为一部足以代表东方固有思想的哲学书。——郁达夫
若论绘之名家,除西川祐信外更无他人。西川祐信诚为浮世绘之圣手也。——柳泽淇园
★ 影响后世600余年的传世古典杰作,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并称为“日本随笔文学双璧”。
★ 2018全新译本特别收录于1740年出版的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馆藏精品、日本著名浮世绘画师西川祐信全本《徒然草》原画。50余幅精美浮世绘插画穿插其中,领略日文原版古书之美。
★ 文风素朴内敛,极富人生哲理,其中的无常观与风雅思想见证了古代文艺美学与哲思之高。
························
《徒然草》是兼好法师在旅途中所写的随笔集锦,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与鸭长明的《古事记》并称为日本三大随笔集。全书共分243段,长短不一,记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所闻所感,朴实亲切,直抵心灵。《徒然草》以其淡泊文字间所透露出的遁世真理而闻名于世,成为日本古典文学史上一颗闪耀清美之光的璀璨明珠。时隔600多年后的今天再读,仍是芳香四溢,难以释卷。
如果“徒然草”做为上联,下联的文字我看可以是“夕颜花”——这当然是句玩笑话,“草”是草纸,同“物语”类似,是文体之一种,不能拿来效仿香菱做斗百草游戏。《徒然草》中有提到夕颜花的地方,是在第23页:“六月里,穷人家的墙根开满了白色的夕颜花,”这让人想起《源氏物...
评分1.极少有男子能及时而得体地回答女子的发问。龟山院在位时,有好戏谑的宫女问上朝来的青年官员:“听过杜鹃的叫声吗?”一位大纳言回答说:“以区区之孤陋,哪曾听过。”而堀川内大臣则回答说:“在岩仓似乎听到过。” 于是诸宫女评点道:“这样回答还不错。所谓‘区区之孤陋’...
评分人生如一趟没有返程的旅途。初则欢喜,左顾右盼,新奇不已。继则心生疲倦,无所用心。行不半程,便颓然无味,再美的景色也熟视无睹。匆匆的行旅,落寞的人间,所见多是不完美的遗憾人生。人生原本应更美好,如果能够边走边悟。六百年前的日本兼好法师留给世人一部《徒然草》,...
评分周作人在文章里屡屡称赏的《徒然草》,日本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今年四月大陆出了新译本 。五月回上海时匆匆购得,直到八月,才有闲暇一页页细读。“清凉彻悟之书”,腰封如是说。也好,我想,且作消夏的书。 我对随笔的偏好,甚至超过小说和诗。我读小说有个毛病,就是按捺不...
评分《徒然草》是吉田兼好的的遗文,一本自称无用的书。六百多年前法师无所事事,终日枯坐砚前,信笔写下了这些浮动心中的琐事,虽然浮生逆旅,读起来也有盎然的生趣。 长满苔藓的小径、虫声起伏的田野、友人在世时赠送的手迹、佳人隐居处弥漫的熏香,如此种种,清凉如泉,又泓有...
有对日本历史文化相关的词语作注释,有江户浮世绘大师西川佑信的原版插图,偶尔有错别字,比如“堀'错成“屈”。阅读体验整体不错。
评分很戾气总感觉…没有感到真境界,一些不乏嘲讽感的“……就那么难吗”,唉,人生真的挺难的,自知不堪,就不要太嘲讽了吧…
评分高僧莫要提男女之事,除此之外其他的人生感悟一些可以理解一些不可以理解
评分吉田兼好的随笔放在今天来看有点类似心灵鸡汤,毕竟人们从古至今都在思考生命、死亡、友情、婚姻等琐事,人们的爱憎喜怒能够跨越时空互相联通,因此阅读《徒然草》不仅不会感到过时,反而能够想象出与吉田兼好面坐交流的场景。第五段,显基中纳言的话"愿以无罪之身,遥想于流放之地赏明月。"这种态度,什么时候才能有幸体会到。
评分有些段落莫名其妙 基本是可以喝的心灵鸡汤X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