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昇并论,称“南洪北孔”。
明代末年,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侯方域逃难到南京,重新组织“复社”,和曾经专权的太监魏忠贤余党,已被罢官的阮大铖斗争。结识李香君,并与其“梳栊”。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晓坚决退回。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坚决不从……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全剧其中穿插当时历史事件,南明君臣如何花天酒地,四镇带兵打内战,史可法坚守扬州城破投河自尽等。
编辑推荐
《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所著昆曲剧本,本书做了全本注释,重新设计了排版。古今阅读习惯不同,古戏本上人物出场只写行当名,有时一出戏会有多人使用同一行当,容易产生歧义,所以本书将人物的指称从行当名全部换成了人名。本书虽然有部分形式改动,但在文字校注方面诚意考究,以最早的康熙介安堂本为底本,同时参校西园本(乾隆)、嘉庆本、兰雪堂本(光绪)、暖红室本(宣统),尽量保留了康熙间刻本的原貌,在个别不通或缺失处参考善本择优校正。血染扇面画作桃花,血染江山何处桃源?果麦典藏版《桃花扇》为你讲一个倾国之恋的传奇故事。
本书邀请古风画师鹿菏绘制了一套共8张周边明信片。每本随机赠送2张。整套明信片在果麦天猫店上另有销售。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 信步走在秦淮河畔,看着这一缕水烟已流淌几千年。它窥视过六朝的胭脂粉黛,探眼过唐宋的风流雅韵,漂流着明清的画舫凌波。恍如一个时光长河中的老者,慢慢悠悠地讲述着几千几百年的故事。 这些故事中,《桃花扇》是最美丽的一曲。 ...
评分 评分开始看到《桃花扇》这个名字,多少有些幻想,柔花扇骨,一时多少风流;落英缤纷,一时几缕辛酸。才子佳人,花前月下,风月荡漾,似花柔情…… 表面看这的确是一部具有浓郁中国风情的才子佳人篇。南国名妓李香君,风华绝代,美貌一时倾倒江南烟花巷陌,确是佳人。河南公子侯方...
评分从书的质量来说,人文的古典文学出得还算有口皆碑,本来想买无插图版的,奈何等来等去卓越和当当都不进货,只好买了这本有插图版的。字体编排什么的都好,就是图不怎么样……一是看惯美人的眼睛对那种画风不兼容,二是扫描印刷的精度不够,搞得跟以前盗版漫画似的线条都毛毛的...
评分题为《帝女花》一句歌词,私以为正是那明末王朝末日狂欢的最佳注脚。 至今读《桃花扇》三次有余,每次都会为孔尚任在序言中写道的“桃花扇底送南朝”而掩卷叹息,细品这句话,感其包含了多少明末遗民的无奈与不舍、泪水与哀叹,又有多少难以尽述的暂离之状、永诀之情!这并非仅...
整篇都弥漫着软浓春烟,依依袅袅。从儿女情长到国家兴亡,不拘泥也不偏颇大情小爱。将明末的将士、文人、掮客、妓女刻画得栩栩如生。人物都并非脸谱化的非黑即白,而是深富人性,真实动人。读完更感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评分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评分已经丢掉的,偶然重新找到了,就能恢复原状吗?过去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重逢可能正是了却了所有的心愿罢了。当把儿女之情附着于兴亡之感上时,个人命运的奇迹与转机并不意味着在历史上存在任何推动。还是把一切交于青灯古寺、渔樵问答。然而古今多少事,究竟不能都付笑谈中,只有血泪,还有江南的一片沉默而已。
评分乱世下的爱情,本就颠沛流离不堪一击,爱是爱,但是,太多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在大背景下的爱情就是这样,爱而不得也是无奈。
评分多次提到《牡丹亭》,大约是暗示李香君的“至情”。曲词精整典雅,各色人物都刻画得非常到位,反而是男主人公显得最普通软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