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1924年生。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任教生涯已长达五十余年。曾先后被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学以及大陆数十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 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此外,还受聘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及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并获得香港岭南大学荣誉博士、台湾辅仁大学杰出校友奖与斐陶斐杰出成就奖。 1993年叶嘉莹教授在天津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捐献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万美金)建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用以吸引和培养国内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 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五但吐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等多种著作,影响广泛。
这本书是在台湾《古典文学》杂志上连载的叶嘉莹讲唐诗的系列讲座。作者结合人物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来讲,分析深刻,入木三分,会让读者在领略诗歌的优雅与隽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作者独到的用心。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杯采薇。 王绩是一位双重的隐士,不止归于田园,还以醉酒来麻痹自己。这体现出在表面闲适的生活之中蕴含着深刻的求仕不得心理,表现在诗歌中,是在质朴浑厚的意...
评分初唐:宫廷诗人与上官体承袭着由南朝以来的诗风。社会中下层的一般士人承担着诗歌变革的角色。 代表: 一、 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杯采薇。 王绩是一位双重的隐士,不止归于田园,还以...
评分与其说是说“初盛唐诗”,不如说是说“初盛唐诗人”。先生的“说”大致是这几方面: 说诗:律法平仄等技法。“感发”,从景物中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 说人:作者的生平际遇和历史背景。 私以为,说人比说诗还生动。古代读书人仕与隐的矛盾、遇与不遇的纠结。若不了解,是无...
评分初唐:宫廷诗人与上官体承袭着由南朝以来的诗风。社会中下层的一般士人承担着诗歌变革的角色。 代表: 一、 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杯采薇。 王绩是一位双重的隐士,不止归于田园,还以...
评分虽然有拿感发之尺丈量一切之虞,但还是有不少惊艳的创见言我所想言而不能言。
评分比早年读的印象好,虽然释诗常常占上行文的一半,但其启发性依然不减,如同数学的例题,其间贯通对照,律法平仄和风骨情韵皆有,实在是适合我这等文盲。剩下的是对古典诗词的感想,对汉诗的偏爱我自己从未细想,这番看下来确实是对平铺直叙不比不兴的叙述的一种偏爱。魏晋是瘦削的,明明只剩骨架还佯狂,因而有一种冷清的火焰。辗转至唐的气象万千,律诗渐渐发展,于是就出现了中学诗歌分析里常用的“景中含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而且这个情一定要有,否则便空有富丽之姿而缺心肝,倒可以和波德莱尔的移情相互考量一番。这也是我当年喜爱王维和李白的原因,一个是以写不带生命的景物跳跃出生命的微动,一个是以汪洋恣意之姿以气动文,对杜甫不甚了解,这番觉得他写东西写得真是深。赋比兴三者里赋最妙,而杜甫和陶潜这个用的最好。另外就是要熟能成诵,还需十年寒窗功吧。这本书还有个好处是完全刷新了我对王维的认识,以及某种程度上懂得了对俳句的好。
评分重在“感发”
评分超喜欢这种细细讲的古诗
评分教你基本的欣赏诗歌的方法,适合我这样的门外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