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来梵
法律学人。福建人,白羊座。早年曾负笈东瀛,先后在香港城大、浙江大学供职,现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法学》主编,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在国内外出版过著作若干。平时以“往返于书斋与学堂,出没于现实与理想”自况,并偶作现代诗自误,感慨最深的一句为:“憔悴的人还在返回语言的途中。”
近来不愿熬夜,尝试着起早。既起得早,本应找点重要的事干,但看见书桌上,昨天才到货的《文人法学》,还是不免迟疑了一会,还是先消遣消遣,再干正事。这所谓正事,对于工作以学问为目标的教师而言,也不过是读书,但何以读《文人法学》说是消遣,而一般正经著作说是受累呢?...
评分《文人法学》一书,创造性的展现了“文人”与“法学”之间一种微妙的融合关系。为我们拓展了一个新的视野和空间,将法与理、承袭与交锋、愤怒与哑然、决战与妥协、重负与亢奋、困惑与释然寓于深入浅出、沉博朴实之文,又做到不以词害意,不以辞害志。客观周正的诠释了“文人法...
评分近来不愿熬夜,尝试着起早。既起得早,本应找点重要的事干,但看见书桌上,昨天才到货的《文人法学》,还是不免迟疑了一会,还是先消遣消遣,再干正事。这所谓正事,对于工作以学问为目标的教师而言,也不过是读书,但何以读《文人法学》说是消遣,而一般正经著作说是受累呢?...
评分在中国,搞学问是较为尴尬的事情,很多皇皇正论因了众所周知的原因,未必能见诸于世。于是,学术随笔开始大行其道。考其缘起,大抵古时文人为之更甚。古人为文,多属于业余爱好,为官才是本行。所以,除了奏章、策论之类算是所谓的经民济世之学术正论外,余皆可归入广义的“...
评分近来不愿熬夜,尝试着起早。既起得早,本应找点重要的事干,但看见书桌上,昨天才到货的《文人法学》,还是不免迟疑了一会,还是先消遣消遣,再干正事。这所谓正事,对于工作以学问为目标的教师而言,也不过是读书,但何以读《文人法学》说是消遣,而一般正经著作说是受累呢?...
磨磨蹭蹭之余终于读完了《文人法学》,以下是本人的一些主观感受:第一,本人因为兴趣点在民法上,所以对于林老师介绍的关于施密特、凯尔森等人的理论着实费解。但是也看到了从哲学层面研究法学问题的逻辑深邃之处。第二,我对于林老师怀念自己留日时期的导师畑中和夫先生的过往,真的佩服日本整个社会对于教师体制的重视,也无奈于当今中国社会对于师者鄙夷之态度。总之,这本书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谢谢林老师写这本书。
评分磨磨蹭蹭之余终于读完了《文人法学》,以下是本人的一些主观感受:第一,本人因为兴趣点在民法上,所以对于林老师介绍的关于施密特、凯尔森等人的理论着实费解。但是也看到了从哲学层面研究法学问题的逻辑深邃之处。第二,我对于林老师怀念自己留日时期的导师畑中和夫先生的过往,真的佩服日本整个社会对于教师体制的重视,也无奈于当今中国社会对于师者鄙夷之态度。总之,这本书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谢谢林老师写这本书。
评分除了写陈端洪和高全喜两位教授的两片文章,一上午读完。 劝酒文化那篇,有点意思,熟人社会在消解,但新的秩序又尚未建立。
评分走向法治的启蒙。
评分其中几篇文章,特别适合写法学论文的时候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