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仁喜 | 建築師、大元建築工場( 颱北/ 上海) 創始人
1975年畢業於颱灣東海大學建築係,1978年獲得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剋利分校建築碩士。
姚仁喜自齣道以來佳作迭齣,在海內外各種建築評奬颱上屢有斬獲。其纔華不僅體現在建築上,亦錶現在電影製作、宗教文化傳播等多種文化行業。他用談詩、談藝術、談哲學、談宗教修行的話語談論建築。翻譯著作有《正見:佛陀的證悟》《不是為瞭快樂:前行修持指引》《朝聖:到印度聖地做什麼》。
【榮譽】
2014 美國建築師協會榮譽院士(Hon. FAIA)
2011 颱灣建設特彆貢獻奬
2009 中國一級注冊建築師認證
2007 第十一屆颱灣建築類文藝奬得主
2005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剋利分校環境設計學院“傑齣校友奬”
1997 颱灣第三屆“傑齣建築師”規劃設計貢獻奬
建築對我來說不是理論、抽象的東西,而是戲劇的空間,是人類情感的容器。
——姚仁喜
《內境•外象——姚仁喜的建築美學》一書為建築大師姚仁喜的建築美學隨筆集。迴顧其30多年的創作行旅,透過“堂奧”“建築是舞颱”“靜謐的心”三個中心主題,姚仁喜深入探索建築與人類情感、戲劇故事、地域自然、曆史人文、東方哲學之間的內在關聯,揭示建築的禪意與“無為”的內涵。
本書精選14件富有代錶性、廣受贊譽的建築作品,如烏鎮大劇院、蘇州誠品、水月道場、“颱北故宮博物院”南院等,結閤其創作過程中的繪製手稿、設計效果圖、細節模型及精美建築實景圖、設計說明等,超越建築的錶象,融入人類內在的情感,多維度呈現姚仁喜建築實踐中的心境、語境和意境,反映建築人的內境與外象。
姚仁喜崇尚建築的“無為”“自然流露”“曆史延續”,強調修持一己之心,纔是從事藝術的核心。他擅長將人文與曆史觀點融入建築空間設計,呈現獨特的在地文化與場所精神,以磚瓦木石構築人們有情感、有故事的情境,以戲劇化的空間營造富有詩意的精神場所,以樸實自然的沉穩意蘊傳達東方藝術的禪意。
2016年在上海当代艺术馆曾经举办过主题为“内境·外象”的姚仁喜个人展览,引起了大陆建筑界对姚仁喜的关注。在台湾,姚仁喜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从业三十多年,作品遍及各种建筑类型,在海内外多种建筑评奖台上获得大奖。姚仁喜喜欢把他对诗与哲学的美学体验融入到建筑之中,...
評分《內境·外象》一部本應被梳理成具有高度實踐性與理論性結合的建築專著,卻被出版社掐剪成了僅有形式包漿的菜單式作品錄,若想更深入地了解姚仁喜,或許只能繞道王南的《烏鎮並蒂》和《農禪寺 水月》。姚仁喜活把建築設計當作戲劇大舞台,望容天地之外形回歸心靈之內境,並用柔...
評分《內境·外象》一部本應被梳理成具有高度實踐性與理論性結合的建築專著,卻被出版社掐剪成了僅有形式包漿的菜單式作品錄,若想更深入地了解姚仁喜,或許只能繞道王南的《烏鎮並蒂》和《農禪寺 水月》。姚仁喜活把建築設計當作戲劇大舞台,望容天地之外形回歸心靈之內境,並用柔...
評分2016年在上海当代艺术馆曾经举办过主题为“内境·外象”的姚仁喜个人展览,引起了大陆建筑界对姚仁喜的关注。在台湾,姚仁喜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从业三十多年,作品遍及各种建筑类型,在海内外多种建筑评奖台上获得大奖。姚仁喜喜欢把他对诗与哲学的美学体验融入到建筑之中,...
評分2016年在上海当代艺术馆曾经举办过主题为“内境·外象”的姚仁喜个人展览,引起了大陆建筑界对姚仁喜的关注。在台湾,姚仁喜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从业三十多年,作品遍及各种建筑类型,在海内外多种建筑评奖台上获得大奖。姚仁喜喜欢把他对诗与哲学的美学体验融入到建筑之中,...
李猛老師說沒想到國內的書能印得這麼好,確實。內容偏空,偏建設“設計”,而不是我期待的建築人文。也許是我的期待有偏。
评分7.5/10 @西西弗書店 17年年底齣版的新書,集結瞭作者完成建築案子的心得,印刷裝幀還不錯。列舉的案例多是在TW(可以作為TW旅行參考瞭),也有在烏鎮、蘇州、黃山、北京的,涉及劇院、博物館、行政樓、高鐵站、學校、酒店、宗教場所、美術館、文化展示館、書店、商店。
评分居然是全黑白,太強瞭。
评分“很多人喜歡去誠品,但他們並不知道這是為什麼,真正的原因是,你隨時覺得被注意,同時又可以注意到很多人。很多人在那裏是假裝看書的。” 人活著好像演戲,所以烏鎮大劇院給人看錶演,誠品書店給你地方錶演。 為歐文•戈夫曼的擬劇論提供論證資料。
评分一個小時看完的書。。呃,這個內容密度還是略感失望。 其實很喜歡作者的設計,最早接觸是看王南寫的《烏鎮並蒂》,裏麵有關於烏鎮劇院的源起、設計過程及最終的呈現,很細緻全麵,一下子就被吸引瞭,所以這次看到是姚仁喜的作品,毫不猶豫地下手瞭。 必須得說,其實腰封上的“大量隨筆、演講精粹公開”是有誤導之嫌的,難道作者的大量隨筆一小時就看完瞭?我也不相信作者的任何一個演講實錄一兩韆字就完瞭,感覺隨便看一篇一席的演講所花的時間都差不多可以看完全書的文字部分瞭。所以整本書更像是齣版社挑瞭些作者的金句做瞭匯編、外加配圖,而很難讓人視為是作者想用來闡釋自己作品理念、講述建築背後的故事的作品。同類型的王澍的《造房子》纔是真正的作者作品。農禪寺鏤空雕刻的心經和金剛經實在驚艷,詳情隻能繼續去看王南的《農禪寺 水月》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