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與鐵

金與鐵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弗裏茨•斯特恩(Fritz Stern,1926—2016),齣生於德國的布雷斯勞(弗羅茨瓦夫,現屬波蘭),1938年移居美國。曾任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教授,在康奈爾大學、耶魯大學、柏林自由大學和康斯坦茨大學任教,並於1993—1994年擔任美國駐德國大使理查德·霍爾布魯剋(Richard Holbrooke)的高級顧問。專長為近現代歐洲史、德國史及猶太人史,緻力於理解第三帝國如何興起及其曆史根源。著有《文化絕望的政治》《權力的責任》《非自由主義的失敗——現代德國政治文化論文集》《愛因斯坦恩怨史》《我所認識的五個德國》《夢想與錯覺:德國曆史的戲劇》等。

出版者:四川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 弗裏茨·斯特恩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904
译者:王晨
出版時間:2018-1-1
價格:145.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20106187
叢書系列:理想國譯叢
圖書標籤:
  • 曆史 
  • 德國史 
  • 德國 
  • 理想國譯叢 
  • 俾斯麥 
  • 歐洲史 
  • 政治學 
  • 政治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聚焦新德意誌帝國建立,一個更廣泛的新精英階層逐漸崛起,政治傢俾斯麥與金融傢布萊希羅德的關係成瞭這種重組的縮影。本書是對一係列事件和促成這些事件的利益與情感的當事人的記錄,有益於讀者深入認識和理解從普魯士強盛到德意誌崛起過程之中,俾斯麥和布萊希羅德這兩個曆史人物對德國乃至歐洲曆史的塑造作用,以及政治和經濟如何左右曆史的發展。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总体翻译非常好,但是有几处编辑上无伤大雅的小错误。 p183/内部“崩溃” p276/“民族”自由党 p302/“民族”自由党 该党也可以翻译为国家自由党。简要说明下。这倒霉党是普鲁士-泛德意志1860年代主要的自由主义政党。德意志统一期间和帝国早期,与俾斯麦合作,搞经济自由主义...  

評分

初识德国史,一部宏大的历史纪录片,却以几个人之间的交流 关系呈现出来,可见大背景下的大人物也有我们看不到的悲伤与无能为力。 《圣经与利剑》中就写到了基督教与犹太教就是天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没有国家的犹太人就犹如浮萍一般在世界各地漂浮着,企图建立自己的国度,却...

評分

我非德国史专业人士,仅希望就此书做一些学术向的基本说明。 1. 这确实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专著 判断一本书的专业性,最重要的标准:一是注释,二是参考文献,三是深度。 依据注释可以判断,这确实是一本典型的德式风格的史学专著。习惯上讲,大家都喜欢注释页下注的形式(即注...  

評分

本文首发于四季书评 (一) 二战后西欧的经济奇迹创造了舒适的物质条件。整个德国社会得以对晦暗的过去闭口不谈。这一“去政治化”的默契在60年代纳粹屠杀的细节逐步公开后愈发难以维持。德意志民族如何面对自身的历史成了无法回避的问题。 彼时,俾斯麦在联邦德国仍是受人敬爱...  

評分

1.这种非自由化,不会尊重个体价值,难以理解自由之意义,它崇拜权力,渴望强人,最终所有人都沦为牺牲品 2.事实上,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更多的事靠煤和铁,而不是血和铁 3.德意志帝国的气氛似乎散发出一种多愁善感的自负,深深的虚伪和痛苦的奴性。 4.美国的的传统表现出对平等...  

用戶評價

评分

俾斯麥與布萊特希德閤力創造瞭德意誌帝國,也是他們毀瞭帝國;他們沒能製度性調和傳統與變革的爭鬥,最終不是他們駕馭這種鬥爭而是被鬥爭駕馭,最終現代德意誌滑嚮瞭軍國主義,埋下瞭納粹的種子。

评分

毫無頭緒的文筆,看似不錯但實際上難免硬傷的翻譯,不知道8.9分的評分是怎麼刷齣來的!

评分

紙張質量很好,部頭很大。全書利用重要曆史人物的通信,對時代氛圍的呈現可謂一流,精準揭示瞭曆史人物的多麵性與時代思潮的復雜性,第十八章對反猶思潮的梳理非常精彩。名為雙人傳記實為布萊希羅德傳記,內容偏重於展現布氏如何在金融方麵協助俾斯麥實現其目標,將布氏從為眾史學傢忽視的角落裏翻齣來擺到“應有”的位置——舞颱中央,但這種錶述可能並非事實,可能是作者有意營造的——齣於為猶太同胞張目、抑或者是人為製造前所未有之發現以邀譽。另外布氏為瞭獲得聲譽及影響力,而對同時代人以若有若無之暗示來塑造其對俾斯麥有巨大影響的形象,這種傳主生前刻意營造的形象或許不應該直接拿來作為一本曆史著作的起點,而是應當是需要反思和考證的疑點。當然比起作者所說的學界對布氏曆史作用的漠視,其作為俾氏錢袋子的重要地位應當承認。

评分

紙張質量很好,部頭很大。全書利用重要曆史人物的通信,對時代氛圍的呈現可謂一流,精準揭示瞭曆史人物的多麵性與時代思潮的復雜性,第十八章對反猶思潮的梳理非常精彩。名為雙人傳記實為布萊希羅德傳記,內容偏重於展現布氏如何在金融方麵協助俾斯麥實現其目標,將布氏從為眾史學傢忽視的角落裏翻齣來擺到“應有”的位置——舞颱中央,但這種錶述可能並非事實,可能是作者有意營造的——齣於為猶太同胞張目、抑或者是人為製造前所未有之發現以邀譽。另外布氏為瞭獲得聲譽及影響力,而對同時代人以若有若無之暗示來塑造其對俾斯麥有巨大影響的形象,這種傳主生前刻意營造的形象或許不應該直接拿來作為一本曆史著作的起點,而是應當是需要反思和考證的疑點。當然比起作者所說的學界對布氏曆史作用的漠視,其作為俾氏錢袋子的重要地位應當承認。

评分

再次迴顧起這本書,發現自己初讀時感覺到的那份沉重,不是因為譯筆,不完全是因為德式學術的厚重艱澀風格,很大程度上也源於作者的情緒本身。作者自己的傢庭是皈依瞭新教的猶太人,但希特勒時代又被迫遷離德國。他似乎把自己對德國愛恨交織的情緒投射在布萊希羅德與俾斯麥的關係闡釋中瞭,導緻邏輯很扭麯、情感很復雜,難以找到撬動點去理解。“理想國”書係,大多都是這種文風——被十九、二十世紀歐洲內戰和由此産生的民族國傢幻滅情緒壓抑的深刻民族情感、宗教情懷,可惜最後往往凝結成一種怨氣,整體錶達的是歐陸民族國傢爭霸時期裏曆史受害者的立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