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梵澄(1909-2000):精通梵文,一位被低估的學術大師 年輕時遊學於魯迅門下,一生踐行先生的“精神事業”;
1929年至1932年,留學德國柏林大學、海德堡大學;
迴國後寄寓上海,受魯迅之囑係統地翻譯尼采著作;
1945年赴印度,先後任教於泰戈爾國際大學和室利阿羅頻多學院;
1978年底迴國,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先生精通多種古今語言,貫通中、西、印三大文化, 在詩歌、書畫、文藝鑒賞上造詣精深。
印度人的“聖經”,為研究印度民族精神和文化心理之寶典;
第一個梵譯漢本,以楚辭體譯之,迄今唯一的非白話體譯本;
譯於1950年,譯事萬分艱辛,“蓋揮汗磨血幾死而後得之者”;
梵澄在印度齣版的著作達20多種,首次影印齣版這些版本;
薄伽梵歌 所有众生的真正本性是Atman,圣化生命过程,了悟轮回的观点,达到最终解脱。 服务于主履行职责虔性智慧,我们是神的工具 第一章:阿周那的困境 主要内容:交代战争背景,阿周那的困惑,战争的对手是自己的老师和亲戚和长辈,阿周那不想打了,不想杀死大家 第二章: 超...
評分 評分这段时间,反复在读一本书,就是《薄伽梵歌》。这本书被喻为印度人的精神之源,历代印度哲人均从中汲取不同的精神养料。前不久,读了吕思勉先生的《经子题解》,再次梳理了一下自己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理解,于是就想了解一下同为东方古文明代表的印度文明的哲学思想,这本已...
評分对薄伽梵歌我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但是如果更早遇见的话,也许就此错过也说不定。 每当为“业”所困的时候,应该看看这本书,即使无法达到解脱,无法达到梵,但是至少能达到平静吧。如果能看到无为中的有为,能合有为为无为,人生恐怕也会变得不一样。但是我倒不是说羡慕这样的...
評分这段时间,反复在读一本书,就是《薄伽梵歌》。这本书被喻为印度人的精神之源,历代印度哲人均从中汲取不同的精神养料。前不久,读了吕思勉先生的《经子题解》,再次梳理了一下自己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理解,于是就想了解一下同为东方古文明代表的印度文明的哲学思想,这本已...
留個印子。。。????????
评分留個印子。。。????????
评分留個印子。。。????????
评分留個印子。。。????????
评分留個印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