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

泥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戴维·R. 蒙哥马利(1961— )

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专业教授。1984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地质学专业,1991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地貌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地形演化,以及地貌过程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曾获得2008年的麦克阿瑟天才奖,并屡次获得华盛顿州图书奖。代表作包括《鱼王》(King of Fish,2003)、《泥土》(Dirt,2007)、《岩石不会说谎》(The Rocks Don’t Lie,2012)、《种植革命》(Growing A Revolution,2017)等。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戴维·R. 蒙哥马利
出品人:
页数:314
译者:陆小璇
出版时间:2017-10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69334
丛书系列: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图书标签:
  • 科普 
  • 自然 
  • 地理学 
  • 历史 
  • 人文社科类 
  • 自然文学 
  • 文化 
  • 戴维·蒙哥马利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泥土》将地球的表层土壤作为考察对象,以宏大的视角、深情的笔触,借助丰富的考古与历史资料,讲述了土壤与人类社会之间上万年的关系变迁,并深刻揭示出,看似毫不起眼的土壤,却可能成为决定文明盛衰的关键。从作为文明源头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到工业时代的美国西部;从亚欧大陆腹地的俄罗斯草原,到南太平洋与世隔绝的狭小海岛……过往的众多文明因土壤侵蚀而衰落的真实案例,连接起了过去与当下的历史,也对未来发出了启示:除非我们转而采取更具可持续性的策略,否则现代农业社会将会重蹈覆辙。

★ 讲述土壤与人类社会在历史长河中“相爱相杀”的故事

★ 看毫不起眼的泥土 如何成为决定诸多文明兴衰的最终BOSS

【媒体评价】

这份令人信服的研究报告,讲述了诸多关于土壤的重要事实:我们为何需要它?我们曾经怎样使用和浪费过它?我们如何才能保护它?如果我们任它从指间流走,将会发生什么?

——《新科学家》

本书的思想观点与论证过程,都令人心悦诚服;它让我们认识到了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应该是什么,并且提醒我们采取可持续性的土地管理模式。

——《生物科学》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为我们梳理了一段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自从有了农业生产以来,人类是如何对待土壤的,反过来土壤又如何影响了人类文明。 在农业时代,地球上有很多文明,都由于土壤的退化和流失而逐渐走向毁灭。从复活节岛的小型社会,到美洲大陆盛极一时的玛雅文明,再到横跨了三个大...  

评分

评分

这本书为我们梳理了一段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自从有了农业生产以来,人类是如何对待土壤的,反过来土壤又如何影响了人类文明。 在农业时代,地球上有很多文明,都由于土壤的退化和流失而逐渐走向毁灭。从复活节岛的小型社会,到美洲大陆盛极一时的玛雅文明,再到横跨了三个大...  

评分

文图 / 左叔 我们的文化对于脚下的这片土地的情感是极为复杂的,尤其是在现如今我们走出传统农耕社会,急行在城镇化道路上的时候。土地在我们的观念之中,既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扎根在土地之上的房产,似乎人人都在关心自己脚下的立锥之地;同时又是十分不重要的,至于这片土地...  

评分

一本让我想起星际穿越开头的书:人类面临绝境,土地已经没有办法生长出作物,连玉米和秋葵都长出来了。 美国人对于土地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值得世界人民学习。 90%以上的土地达不到10英尺以上,绝大多数土地只有45英尺的厚度,他们所能提供的养分根本不足以维持50年。 所以急...

用户评价

评分

捉鸡的知识深度和机械化的文风让买这本书的行为无异于花50块去看百度百科。把100个发现过土地侵蚀现象的人的经历和观点毫无意义地堆砌起来就成了这本书,比安定还能催眠。

评分

非常不错的科普读物,通过对大量历史事件和研究的对比分析,介绍了纵跨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农耕演进,并且对当前的农业现状和前景发出了警示,值得一读。

评分

捉鸡的知识深度和机械化的文风让买这本书的行为无异于花50块去看百度百科。把100个发现过土地侵蚀现象的人的经历和观点毫无意义地堆砌起来就成了这本书,比安定还能催眠。

评分

所以土壤也是重要战略资源。种粮食、经济作物并非无中生有,是要付出代价的。急功近利,是古往今来所有文明共通的做法。资源有限,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习惯挥霍资源,伴随物质发展,增长人口,榨取更多资源,矛盾不可调和。环保意识、生态农业系统调整,有利可图时便会得到关注。

评分

家乡是个农业县,各种地形,气候,与相关的作物种植,丰富而有其分布的原因。自己一直忽视了这个颇有意思的现象,我需要认真观察,家乡的人是如何种植自己的土地的,不同的作物,会有怎样不同的种植方式,他们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作为特产的大樱桃,花椒,现在的种植情况怎样?发展是否健康?(这两年频繁听到一些消息,例如大樱桃的农药喷洒过量,很多人不买,种植作物的农民癌症发病率升高),小时候,外婆家所在的山区,人们使用粪池收集人,牲畜的粪便,混合玉米秆而成的粪料,在种植土豆时,被运到田间地头,伴着土豆一起种入土中。土壤的侵蚀情况怎么样?那些曾经被耕种的陡坡地,似乎很多都被弃耕了,原因是什么呢?人们是否有逐渐从山上到山下的转移趋势呢?这是否与土地的贫瘠化有关呢?这是多么需要人去观察,去评估现状的一个领域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