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1958—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曾设计长野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推广材料,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设计理念。在银座松屋百货更新设计中,实践了横跨空间和平面的整体设计观念。在梅田医院CI设计中,尝试表现了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设计?
经历东日本大地震,面临少子高龄化、经济低迷的现代日本,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日本平面设计师原研哉认 为,越是面对时代的挑战,人们越是需要优秀的设计。“精心设计的作品可以唤醒沉睡的意识,随后欲望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消费模式、资源利用形式,也使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原研哉早早洞察到这一点,并为做出有益于社会的设计进行了种种尝试。
通过“日本,车,为饱和世界而设计”的策展,原研哉将日本汽车的特征提炼为“轻量、节能、环保,不强调速度而强调舒适性”,并将日本车以“白色方盒子”的形式予以展出。他认为,未来人们将不再将车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而是“小而精”的移动终端。
针对新房房价高腾,家庭人口减少的社会现状,他提出合理改造老房,让“不动产”转变为“人们心中的家”。
面对老龄化问题,他倡议摒除偏见,将“主动性”的根源不单单归结于“年轻”,更加重视“购买力”“打破常规”等,以挖掘新的市场。
通过自己的策展与设计经验,原研哉就日本的产品制造业、民众生活,包括旅游观光和服务业的未来,以及正在面临的少子老龄化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种种观点。
站在设计的最前沿,原研哉借由本书,踏入设计的另一层境界——创想并构思未来。
如果只谈设计,而不局限于图案、形态等表象,那么就来谈谈美学吧。这其中有历史的脉络,有文明的进程,有哲学的思想,还有不同文化的表达方式。 在“生活方式”中,作者谈到了日本美意识的核心之一是从素简和虚空中找出价值的敏感性—— “我觉得,从漫长的江户...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个kindle,虽然还是不如纸质书来的有质感,但是明显可以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比玩手机貌似更有收获量哦。 一直一来对设计有点情节在,虽然这辈子好像无法去修学那个东西了,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天赋在里面,但是就是单纯的感兴趣。知乎上看有人推荐原研哉的《欲...
评分 评分我讨厌原研哉的书. 因为这个人说话很暧昧, 他没有明确的主题和中心, 他非要说话跟别人用不一样的词, 以显得自己高深. 他的设计书明明几句能说清楚的, 他非要说一团, 对就是一团, 云山雾罩, 根本不明所以. 这本书也写得很模糊, 粗读之下, 就像是一个非常零散的演讲. 信马由缰, ...
评分这本书读得支离破碎,从北京开始读,读到上海,又读回北京。后记里原研哉把这本书比喻成马戏团小丑手抛球表演间隙捏出的二十四个奇形怪状的饭团,倒是确切,读完确有此感。因此可以这么说,本书写得支离破碎。支离破碎的书,支离破碎地读,也算是相得益彰。 欲望的教育,口气挺...
简与空,日本设计的灵魂。不过,总觉得原研哉下笔有自己的忧患意识,谈任何东西都不轻松。
评分简与空,日本设计的灵魂。不过,总觉得原研哉下笔有自己的忧患意识,谈任何东西都不轻松。
评分简与空,日本设计的灵魂。不过,总觉得原研哉下笔有自己的忧患意识,谈任何东西都不轻松。
评分本国独立的文化特质才是宝藏。科技的进步并不应让人与自然对立,而是要模糊人与自然的边界。
评分细腻,严谨,精致,简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