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映,著名哲學傢,首都師範大學哲學係教授。
陳嘉映1952年生於上海,“文革”期間在內濛古插隊,曾經在油燈下研讀瞭黑格爾、康德等人的著作,並自學瞭德語。日後陳嘉映投身分析哲學、現象學和科學哲學的研究,並為中國哲學界譯介瞭兩部極其重要的德語哲學著作,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和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
作為哲學作傢,陳嘉映專注於哲學普及和人本主義思考。他善於從純粹的哲學思辨中跳齣來,思考哲學對於生命與人生觀的關照。《哲學·科學·常識》《價值的理由》《何為良好生活》等,都是這種有關照的哲學作品。用陳嘉映的話說,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講過;他自己則是嘗試用普通讀者比較易懂的方式,把道理重新講述。
【內容簡介】
《哲學•科學•常識》是陳嘉映的代錶作,這本書既是對曆史上人類求知之路的迴顧,也是對人之本、知識之本的追問。
人類之所以不懈探求這個世界的究竟,正是因為我們相信,世界的答案是存在的。但是在求知之路上,我們又時常迷失,冒齣“為什麼要學這個?”之類的懷疑。難道果真如老子所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人們在科學或者人文的道路上探索,有時竟恍然不知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是在深入,還是在背離。
人類解釋世界的努力,前有神話、巫術,後有哲學、科學。排除瞭韆難萬險,纔抵達日心說、牛頓力學、進化論、量子物理,纔使得科學成為“真理”的代言者。一方麵人們常常反思,科學為什麼會取得這樣的成功?人們經曆著同樣的世界,為什麼隻有歐洲産生瞭科學?另一方麵,我們也為科學之成功付齣瞭代價:用科學來逼近“真理”,卻將人的心靈排除齣真理的領域之外。用數學和實驗思維樹立的科學大廈裏,沒有人之善惡、悲喜的位置——科學果真是關於這個世界最好的答案嗎?
《哲學•科學•常識》是陳嘉映站在人類認知發展前端的一次迴望:請循其本,我們對真理的探求,究竟是要探索未知的領域,取得從前不為人知的發現?還是要理解我們存在於其中的世界,在紛繁的人世間消解睏惑,更好地生活?
———————————————————————————————
【編輯推薦】
1. 此次《哲學•科學•常識》新版,由陳老師重新構思最後一章,全新校讀,重磅迴歸!《哲學•科學•常識》初版於2005年,是讓陳嘉映走入大眾智識讀者視野的開創之作。齣版十餘年來,好評不斷。
2. 這本書主題雖是科學哲學,但卻是陳嘉映對於人類知識的“科學與人文之爭”、“理論和現實之爭”給齣的迴答。對於一代青年讀者來說,《科學•哲學•常識》是他們世界觀和學習生涯的一本指路之書。
3. 用深刻的思維和廣博的學識,講平白、中肯的哲理,點中普通智識讀者的迷津。科學就代錶著真理嗎?為什麼人們學得越多,卻越不能理解這個世界?哲學在現代生活中還有什麼用?……陳嘉映觀照的問題,很多是我們在求知之路上自然睏惑的。
4. 《哲學•科學•常識》也是一本親民的科學哲學入門書。“科學哲學”是對科學思維和邏輯的批判性思考,在科學進步的今天尤其重要。什麼樣的科學概念,纔有顛覆觀念、引發變革的力量?引力波、暗物質“在理論上存在”和“在現實中存在”有什麼不同? ……這都是本書十分關切的話題。
本书探讨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主要观点是古希腊的哲学实在应该被称为哲学-科学,既进行概念分析,又试图建立对世界的整体解释,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经验对常识的反思上。工业革命以来,以实验而非经验为基础的实证科学逐渐接过了建立世界整体解释的任务,哲学似乎只能局限于对常...
評分文献 陈先生这个书挺出名的,是国内较好的一本普及科学哲学的书。想想现在一些比较水的硕博的论文,没看几本书就敷衍出洋洋洒洒十几万大字,可谓单薄得很。而陈先生这个书面向通俗,但是他为这个书打的"童子功"却比那些硕博论文扎实太多了。不过叙事太宏大总会导致细节部分不舒...
評分谈哲学,我想先谈一下中国教育。在近代的中国教育体系里,重理轻文显而易见,包括现在也是,理工科的数量远大于文科生数量。其实这也是苏联模式的一个缩影,一个萝卜一个坑式的人才培养。姑且不论这种人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利与弊,起码回顾自己接受的教育历程,缺少哲学这门课...
評分人生第一本哲学书,硬生生看了十多天……太难啃了…… 书中主要阐释了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转变,即哲学–科学到现代科学,总原理从形而上学变为数学–实验方法。 数学拓宽了人类的经验世界,但也与日常经验越离越远,因为科学用实验提供事实,而不是经过思辨(直接...
評分陈嘉映的文字和他的人一样,质朴、真诚。在读他的书之前,我先看过了几期许知远采访他的节目。那时陈嘉映留着平头,方而圆的面部有些斑点和隐约的起皱。他结实的身子刚好撑起格子短袖,无言时让人觉得很威严。他手指夹着的香烟兀自冒着,略带沙哑的嗓音随着细瘦的烟雾而来。他...
在這流行科學自然主義的年代,作者為基於常識的“自然理解”一辯。全書對“科學何為”的曆史總覽、概念分析可謂鞭闢入裏,不過作者在新版末章中坦承,哲學還需要“從內部反思自身的曆史,獲得更清醒的自我認識,獲取新鮮的生命形態”,是為該書未竟之業。
评分陳嘉映,漢語寫作之光
评分大二讀過第一版,記得是廢寢忘食兩天讀完。陳老師的書本本都好,《價值的理由》循循善誘,《說理》體係完備。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這本和《旅行人信劄》。
评分好書~佩服這種能把復雜問題整理得一清二楚又接地氣的哲學傢,膜拜陳嘉映。開篇就是麥剋法蘭式視角,李約瑟問題一直錶達錯瞭,並非中國為何沒有發生科學和工業革命,而是為何全世界隻有英國創生瞭工業革命~贊
评分近四年的常備書之一。對普通讀者,這是一本上乘的普及書,很好地疏通瞭幾個大問題。對哲學工作者,此書是從義理層麵反思哲學本性的典範——明白哲學究竟要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做。作為貫通的應有之義,厘清哲學的任務內在規定瞭日後思考每一個具體問題的方嚮。統一性給予論證以力量。他這麼說,也這麼做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