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瑞和,广东梅县人,1953年生于马来西亚。台大外文系毕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曾任教于香港岭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马来西亚南方学院。现为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荣誉退休教授。2016年秋退休回马来西亚老家新山市归隐。
唐代的五大类高层文官:宰相、词臣、史官、财臣、牧守,是唐代最接近皇帝皇权,最全面掌控国家财赋,以及在地方上治理百姓最重要的官员。这些高层文官,在唐代经历了使职化的过程,从普通的职事高官,演变成皇帝的特使。在这种体制下,皇权得以进一步扩张。
本书通过个案分析,试图阐释唐代高层文官复杂官衔的特征和深层意义,细致解读官员履历材料,展现出级别的升迁或贬黜、职事的清要或边缘、俸禄的丰厚或微薄,使读者深入体会唐代士人宦途沉浮的实态。
使職之國:讀賴瑞和《唐代高層文官》 胡耀飛 來自馬來半島的唐史學家賴瑞和先生,常年致力於唐代官制的研究,目前已經完成其文官三部曲的計劃,分別為:《唐代基層文官》(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年;中華書局,2008年)、《唐代中層文官》(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年;中華書...
评分第二部分 宰相 第四章 唐宰相的使职特征和名号 1.平章事亦职非官也; 2.宰相是使职,委任看皇帝的意思;宰相和皇帝有私的关系,玄宗朝李林甫,为相十八年; 3.知政事,知是“负责,管理”的意思; 第五章 唐宰相的权力与下场 1.唐高祖朝代四相,刘文静,裴寂,窦威,萧瑀...
评分《唐代高层文官》,赖瑞和著,中华书局,2017/8第一版。大概十几年,终于出齐了三本,从基层、中层到高层。仍是我定义的“二手历史书”,很有价值。对使职这一概念阐释得很清楚。读这样一本书收获很多。恰巧去年读了《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对应着看使职官品等等更有意思。...
评分第二部分 宰相 第四章 唐宰相的使职特征和名号 1.平章事亦职非官也; 2.宰相是使职,委任看皇帝的意思;宰相和皇帝有私的关系,玄宗朝李林甫,为相十八年; 3.知政事,知是“负责,管理”的意思; 第五章 唐宰相的权力与下场 1.唐高祖朝代四相,刘文静,裴寂,窦威,萧瑀...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作者三大官书的最后一部。脉络清晰地考察了唐代高层文官的情况,更确切地说唐代高层使职官的一些观点。按照作者在自序里说的,考察使职源于他私人的兴趣点,想从简单的人物官品中读出他的履历。 中国官僚制度博大精深,有官、有职、有品阶、有勋、有爵。使职就...
全书都在强调“使职”和“使职化”,尝试以职事官和使职的循环变化来勾勒唐(及中国古代)官制演变的线索。易读,适合建构一个大体的思路和印象。另外“兼”到底是兼任还是单纯的并列关系应该还要结合官员本人服制俸禄等去判断,感觉密码不是那么好解的......
评分本书命名为《唐代高层文官的使职化》或许更近其实。作者细细梳理了职事官与使职的区别,且介绍了职事官是如何一步步被使职侵蚀的过程,主题突出,颇有创见。不过,此书对唐代高层文官的大体组成及其基本职能介绍过于简略,大都是一掠而过,难留印象,想借此书来了解唐代的高层文官,其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另:赖瑞和的语言真的是太太太啰嗦了,几个基本的概念颠来倒去反复强调,朋友戏称其为“婆婆嘴”。若想检测自己的耐心程度,倒不妨一试:)
评分有点儿啰嗦,而且新论不多,不过比较系统,读了很有用
评分行文有点科普作品的感觉。作为外行读来感觉启发颇多,其中谈到的与皇帝的私人关系等等,让人想起侯旭东先生的《宠》。
评分还是剩下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并没有人做得更好了,使职的研究可以说是真正世界级的学术,它贯彻了整个古代的政治史。赖公的研究还是有很大的空间,使职出现的动机之一,应该包括原制度中本就包含容纳新使职出现的基础,这个囊括了复杂的礼法、祖制、政治和条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