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1844年—1900年),德国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诗人和散文家。他很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希腊艺术历来引起美学家们的兴趣。在尼采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温克尔曼均以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
在《悲剧的诞生/大家小书译馆》中,作者尼采在对希腊艺术进行美学讨论的同时,完成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并对以苏格拉底科学乐观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化作出了批判。
【按语:《悲剧的诞生(1872)》是尼采最早的作品,基本上是在叔本华的意志论框架内考察了艺术尤其是悲剧艺术:作为本原的意志,音乐在艺术中的优先性等都是叔本华的论题;不同之处在于:当叔本华觉得禁欲主义才是人生出路的时候,Nietzsche则认为艺术是生存的最高阶段。纵使如...
评分一、赫拉克利特:人间智者 人居世间如扁舟行于沧海,时刻面临着孤独与虚无的恐惧,然而恰恰是为了克服这样的恐惧,“伟大者必须永恒”却成了人类发自肺腑的执着呼唤。似乎,惟有借自己的成就与名声方可超越时间与死亡,永远被后代铭记,惟有伟大者的永恒能够使生存显得可以理...
评分 评分宇宙和人类生命,像叔本华说分析的,含有意志(will)与意象(idea)两个要素。有意志即有需求有情感,需求与情感即为一切痛苦悲哀之源。人永远不能由自我与其所带的意志中拔出,所以生命永远是一种痛苦。生命痛苦的救星即为意象。意象是意志的外射或对象化。有意象则人取得超然...
评分国家不幸诗家幸 ——尼采:精彩的生活还是精彩的诗 我们常听说诗人自杀,却很少听说戏剧家自杀。这篇文章打算就戏剧家自杀的问题谈一谈。或许有过不少戏剧家自杀,但我不得而知,而映入我们眼帘的总是屈原、马雅可夫斯基、海子这些人,这些人也总被冠以诗人的名号。有人可以用...
看了一半
评分看了一半
评分很多地方不懂,只能断章取义,喜欢“在梦的创作方面,人人都是完美的艺术家”这句话。我有个类似的想法,借用尼采的话,改造一下:在梦的创作方面,人人都是完美的导演。(这里的“导演”没有刻意安排“梦”的含义。我们作为“梦”的导演是不自觉的,而且“作品”只能是神来之笔)
评分对比过周、孙的译本,要说还是缪先生的译本更好读,译文更顺畅些。尼采这本书读起来实在是痛苦,满篇的象征,像猜谜一样,猜中的一片豁然开朗,猜不中的纠结的头疼。
评分尼采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