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年出身于德国汉诺威一个犹太人家庭,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雅斯贝尔斯的门下,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先是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国,1951年成为美国公民。同年,《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出版,为她奠定了作为一个政治理论家的国际声望。
流亡之前,阿伦特以一个犹太人的身份协助犹太组织工作,为此曾被纳粹政府关押过。去美国之后,她为流亡者杂志《建设》撰写评论等;做过肯舍出版社的编辑;1952年担任过“犹太文化重建委员会”的负责人。自1954年开始,阿伦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开办讲座;后担任过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随着《人的状况》、《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论革命》等著作的出版,使她成为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上的瞩目人物,近年来声誉日隆。1975年12月阿伦特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在全书的开篇,阿伦特早已一语道出——“进步与毁灭,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重读关于犹太人在现代的历史,或者,重读那些考究极权主义出现对于价值理想毁灭意义的分析。读者会窥见在现代性批判这个新原点上许多天才的影子,或者是齐格蒙特•鲍曼关于现代性像随时诱发的饿...
评分也许正是她的双重边缘身份(经历过纳粹时期的德国犹太人,又是女性),汉娜•阿伦特对广义上的男权象征(暴力、极权主义、革命)特别敏感,《极权主义的起源》则是其集大成的代表作。虽然书中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纳粹德国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但作者想要强调,这并非两个国家或...
评分若是追本溯源的话,极权主义可以上溯至柏拉图时代。柏拉图的代表性理论是他的“理念说”和“理想国”(乌托邦)。依据柏拉图的理念说,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一个完美祖先,而又不知何故,这些完美祖先的子孙们开始堕落(这让我们不能不想到基督教的“原罪”——它总是或隐...
评分几圈主义社会,在《极权主义起源》中是特指斯大林,希特勒时期的苏联和纳粹德国。但由于资料不全,作者没有把髦责董时期的总过加入。这绝对是一个错误,因为髦责董时代的体制和国民符合书中极权主义社会的所有特征,具体来说,要想在这个社会下生存下去,你需要: 1: 永远跟...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