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Jr. 1937—2006)美国著名中国研究专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美国“汉学三杰”之一。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哈斯基金教授,美国历史家协会会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院院长、美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除已发表的百余篇学术论文外,其著作还包括《洪业:清朝开国史》《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红星照耀上海城(1942—1952)》《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等。
1.魏斐德与史景迁、孔飞力并称美国“汉学三杰”,本书是他关于中国近代的重要代表作,被多所美国大学用作中国近代史教材,价值极高,堪称海外汉学经典作品。
2.,本书跳出了大部分近代通史使用的编年形式,先从社会结构开始讲。脉络清晰,详细剖析了中华帝国如何一步步实现建立秩序,走向强盛,陷入困境,再次建立秩序的过程。
3.魏斐德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制的衰落,超越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盛行的“冲击一反应”研究模式。
其最重要的着眼点在解释: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内部真的没有出现自发的转变吗?1839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真的是停滞不前的吗?从这两个问题出发,找到帝国主义狂潮到来之前,中国出现社会变迁的内在根源。
魏斐德这本书的亮点就是没有完全从权力更迭、或者殖民与反殖民的角度来描述晚清,而将中国社会的内部变化来作为近代变化的开始。某种程度上说,本书的前四章是对于中国社会内部结构和王朝循环论的阐释,随后才开始涉及到权力和政治的更迭,外交与殖民的冲突。 《春秋谷梁传 成...
评分本书一直以来被美国多所大学作为中国历史课程的基本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作了总体的解剖和透视。作者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制...
评分《中华帝制的衰落(The Fall of Imperial China)》是美国学者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写的一本中国近代史教科书。这本书自1975年问世以来,长期作为美国大学中国近代史入门课的教材,倍受好评。其成书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魏教授在地中海的一座希腊小岛上用一个夏天...
评分《中华帝制的衰落(The Fall of Imperial China)》是美国学者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写的一本中国近代史教科书。这本书自1975年问世以来,长期作为美国大学中国近代史入门课的教材,倍受好评。其成书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魏教授在地中海的一座希腊小岛上用一个夏天...
评分林则徐、李鸿章、慈禧、孙中山这些人,在我们熟悉的历史中往往只强调了一面。在这本外国人写的中国近代史里面,可以看到不同的视角。
评分读近代史,就是读当代中国,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各种条约,其实除了治外法权,其余经济领域和现在国家间的经济谈判,说白了因为中兴来和中国谈的美国团,有多大差别呢?历史课本总是强调一穷二白的社会经济基础,实际上也并非那么非黑即白。对近代史上关键人物的呈现,更加有血有肉,如慈禧、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等等,从每个人思想诞生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来源入手,让他们的行为有了历史背景下的动机。作者没有给出什么分析与评价(当然也有,也看到好几次原因有三之类的表述),更多的是讲述,但书背后的两个问题,似乎没有给出什么论述。还有我一直很难理解士绅、乡绅这两个概念啊啊,放在现在来说是哪类人群呢?
评分洋鬼子有点想法,然而基本功不扎实,书里面很多常识性错误,如前面士绅一章,认为“生员参加会试竞争举人,举人方有资格参加殿试”,简直搞笑。后面的推荐书目有何炳棣的《明清社会史论》,不免要对他的阅读理解能力产生怀疑了。
评分极佳
评分大部分人给四星,我看完了倒是觉得魏先生的几本书里这本应该给五星。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背景的历史爱好者,这本书是魏先生写的少见的相对是通史形态的、灌注了他的方法、世界观的一本书。是那种我会推荐给我的孩子看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