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倉天心 (おかくら てんしん),日本明治時期著名的美術傢、美術評論傢、美術教育傢、思想傢,日本近代文明啓濛期重要的人物之一。先後任職於日本美術學校和波士頓美術館東方美術部門,提倡“東方精神觀念深入西方”,強調亞洲價值觀對世界進步作齣貢獻,深刻影響瞭20世紀之初西方人對日本的印象。
在本書中,作者用淵博的學識,藉助明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第一手資料,講訴瞭日本從德川幕府時期到明治維新,再到近現代的政權更替和政治改革的曆程,並從曆史、政治、軍事、宗教等各個方麵迴答瞭當今西方觀察者心中最大的疑問:在一個握有實權的君王的統治下,當今日本究竟是如何以讓人驚訝的速度發展起來的,及其與中國、印度等鄰國的關係。對於中國讀者來說,這不僅是一本瞭解日本的著作,也是一本引人思考的著作。
19世纪40年代,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9世纪50年代,美国进入了同样实施闭关锁国的日本。一样的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被压迫被侵略,但中国和日本却在后面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日本崛起,中国则陷入更深的沉沦。冈仓天心为了向西方更好的介绍自己的国...
評分不能不承认,在纷繁复杂的亚洲局势中,日本是重要的不确定因素,而遥想当年,日本在黑船事件、明治维新之后的巨变也确实令人震惊,而这一切到底基于什么样的思想自觉?而这样的成就如何发展为军国主义,成为很多人的疑问。在阅读冈仓天心本用英文著成的这本《觉醒之书》之后,...
評分《觉醒之书》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美术家、思想家冈仓天心的代表作之一,用英文写成,1904年在美国出版,阐述了日本19世纪后期开始的觉醒之路。 作者认为,日本崛起的真正原因来自国内固有活力,以及其接纳异国方法的能力,更源于能吸纳异国知识的先天气概——一种孕育于古老...
評分19世纪40年代,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9世纪50年代,美国进入了同样实施闭关锁国的日本。一样的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被压迫被侵略,但中国和日本却在后面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日本崛起,中国则陷入更深的沉沦。冈仓天心为了向西方更好的介绍自己的国...
評分作者认为,日本崛起的真正原因来自国内固有的活力,以及其接纳异国方法的能力,更源于能吸纳异国知识的先天气概。这种能力和气概,孕育于亚洲而非西方,孕育于儒教佛教而非基督教。 作者认为,13世纪前,日本与唐宋友好往来,儒教和佛教把亚洲连接在一起,文明之花绚烂开放,而...
“喪失瞭主動性,厭倦瞭無力的反抗,以及被剝奪瞭應有的理想,使得如今的中國人和印度人在無可抵抗的力量前束手就擒,毫不抗爭。他們中的有些人在過去的光輝記憶中尋求慰藉,因而更強化瞭傳統的外殼和排他性;而其他人的靈魂則飄蕩在虛無縹緲的夢境中,嚮未知世界尋求慰藉。籠罩著他們的亞洲暗夜其自身或許多少有一種微妙的美麗。”(22頁)
评分對日本明治維新後的曆史反思,反思的結果就是中國應該受到日本的壓迫和解放。用這樣的思維同樣可以對現在中國的局勢進行思考。
评分一種超越時代的恍恍惚惚之感。
评分日本古典思想對中印思想的某些分化發展很有意思,19世紀下半葉以來東亞與歐美的碰撞産生的激發性經驗值得重視。但很不幸,在東西對立的思維和不敢聲張的狂喜中,作者以帶著猶疑的態度把日本的偶然性當下納入到進步性未來中,其思想很快陷入到低智識水準的意識形態中。本書如同常見的島國作品,對近代日本立國根基中的隱蔽部分——尤其是其野蠻基因——無視、包裝掩蓋或者有意迴避瞭。這種“睜眼瞎”癥狀本身就是值得探究的現象。
评分“喪失瞭主動性,厭倦瞭無力的反抗,以及被剝奪瞭應有的理想,使得如今的中國人和印度人在無可抵抗的力量前束手就擒,毫不抗爭。他們中的有些人在過去的光輝記憶中尋求慰藉,因而更強化瞭傳統的外殼和排他性;而其他人的靈魂則飄蕩在虛無縹緲的夢境中,嚮未知世界尋求慰藉。籠罩著他們的亞洲暗夜其自身或許多少有一種微妙的美麗。”(22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