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蘇聯 社會學 曆史 紀實 社會評論 白俄羅斯 港颱版 近期待讀文史書
发表于2025-02-03
二手時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從來沒有人教育我們自由是什麼,我們隻被教育如何為自由而犧牲。」
她說,我寫瞭三十年,寫得筋疲力盡,為何我們還沒換來自由?
她深受杜斯妥也夫斯基與托爾斯泰的影響,傾聽小人物的聲音,反思戰爭正義;她繼承索忍尼辛的關懷,對體製提齣反省,最終流亡海外十多年。
自由對我們的人來說,就像猴子想戴眼鏡一樣,誰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人類太容易遺忘過去,總是在重蹈覆轍……當1991年蘇聯解體那一刻,有人期待變革,有些人恐懼改變,二十世紀的九〇年代,俄羅斯的自殺人數是世界第一。本書透過二十年來,一個個自殺者的人生,看見社會痛苦轉型下,人類最深刻的本質和欲求。
我們是共產主義的孩子,卻在過資本主義的生活……最初十年的變革,是對資本主義與自由的嚮往,卻換來動蕩不安的社會景況。相較之下,過去的「共產」時代,顯得「單純」許多。麵對自由市場與社會競爭壓力,從共產社會脫身而齣的他們,如同幼兒般無力。於是,我們看見,在自由開放以後,知識份子當起清潔工、大學教師在街頭叫賣,博士畢業隻能當水電工。當社會結構的改變,需要的也不相同,這是過去他們無法想像,如今卻無能為力的,無所適從的他們,隻能選擇往下墮落。
在這個名為自由的實驗裡,他們是否仍是根深蒂固的過去人種?從共產主義到自由經濟,在轉型的二十年裡,學者到工人,被踏或自願走上尋求更好生活方式的這條路,這宛如找尋一個遙不可及的烏托邦。是蘇維埃的本性過於根深柢固,讓他們無法走嚮另一種生活?還是他們注定隻能不斷追尋一個不可能的夢想?
蘇聯解體已經過瞭二十年,人民卻開始嚮往「往日」的美好,史達林受年輕人崇拜,普丁持續連任,猶如世界各地一再複製的「獨裁政權」。身為白俄羅斯人,她的國傢目前的統治者也是從1994年至今從未換過,而且還是個「俄羅斯信徒」。對她來說,即便蘇聯解體,周遭的一切仍舊沒有改變,如同她所遭受的迫害,終究,自由還是那麼遙不可及.....
2015諾貝爾文學獎係列作
百年第一人╳記者╳文獻文學獲獎
作品授權52個國傢,翻譯成47種語言
俄文直譯繁中版2016年首度上市
颱灣版限量作者燙金簽名
好評推薦
亞歷塞維奇讓世人看到瞭記者的良心,看到瞭寫作的能量,她在媒體日漸商業化、庸俗化的年代,點起一盞溫暖的燈!──蔡詩萍/颱北之音颱長、POP Radio節目主持人
亞歷塞維奇寫實地記錄這不到三十年間俄羅斯民眾歷史記憶的轉變,很真實,也令人感到荒謬與噓唏。──莊德仁/颱灣師大歷史博士、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這部復調書寫的傑作,混閤瞭民眾的聲音、報導的談話、電視的片段,各種聲音都反映瞭某種真相。一種迷人的魅力就此展現。──費加洛報
她從來不隻是書寫她的同胞,她關注的是我們所有人。──德國書商和平獎頒獎詞
她的書具有危險的力量,記錄著二十世紀的暴力、愚蠢與殘酷,毫無冷場。──德國國傢廣播電颱
亞歷塞維奇為歷史中的灰色地帶舉起一盞明燈。──瑞典赫爾辛伯格日報
那有如複調音樂般的作品,為當代世人的苦難與勇氣樹立瞭一座紀念碑。──二〇一五諾貝爾文學獎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Алексиевич С. А
1948年生,記者齣身。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剋蘭人。20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因為作品在國內被禁,電話被竊聽,被禁止參加任何公開活動,因此她2000年離開傢鄉,受國際避難城市聯盟協助流亡歐洲其他國傢。
其作品以新文體寫成,此為諾貝爾文學獎從未齣現過的體裁。這樣的寫作技巧,來自俄國口述傳統。讓世人得以看見映射眾多情感的世界,透過拼貼許多聲音,使作品介於報導文學與散文之間,是一種記錄真相的文獻文學。
她每部作品都花費數年書寫,訪問數百人,對象跨越數個世代,從1917年到今天。可說是關於蘇維埃靈魂的長篇史詩。其描繪的人性拼圖和提齣的問題,使其作品不僅是關乎蘇聯而是甚至於全體人類。
除瞭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與1999年赫爾得獎,其作品獲獎無數,《戰爭中沒有女人的臉孔:二戰中女性的聲音》獲得2011波蘭安格魯斯中歐文學獎、2011波蘭理查德‧卡布辛斯基獎報導文學類。《車諾比的悲鳴》獲得2005全美書評人協會獎、1996瑞典筆會圖霍爾斯基獎。《二手時間:最後的蘇維埃》獲得2013法國文學界四大獎──法國梅迪奇獎散文類、2013德國藝文界最高榮譽──德國書商和平獎。
相關著作:《鋅皮娃娃兵:聆聽死亡的聲音(諾貝爾文學獎作品,限量燙金簽名版)》《戰爭沒有女人的臉:169個被掩蓋的女性聲音(諾貝爾文學獎作品,限量燙金簽名版)》《我還是想你,媽媽:101個失去童年的孩子(諾貝爾文學獎作品,限量燙金簽名版)》
絮語壯闊瞭時代
評分「沒有人教育過我們什麼是自由,我們隻被教育過怎麼為自由而犧牲。」
評分充滿時代感的作品。雖然是采訪實錄,但是清晰的再現瞭蘇聯解體前後社會方方麵麵的改變。各種社會問題,民族問題在蘇聯強權瓦解之後一湧而齣,讓生活在底層的人民無所適從,種種無力感在文中清晰可見。有些事情感覺和我們改革開放前後相類似,有的又感覺隻會發生在俄羅斯,這就是社會文化的差異。要瞭解從蘇聯到俄羅斯的轉變,瞭解當代俄羅斯,這是一本必讀之作。
評分被時代吞沒的一張張具象麵孔,帶著俄羅斯特有的悲憫與哀愁。政府機器和革命人群不再是兩個抽象的群體,而是一個個帶有高尚或低賤靈魂的個體。
評分「沒有人教育過我們什麼是自由,我們隻被教育過怎麼為自由而犧牲。」
所谓俄罗斯人,应当是天选的民族,永远把精神生活放在第一位:我们总要为一些崇高的事情活着。 俄罗斯人在看到可怜的人的时候,可以把身上最后一件衬衫脱下来送给他,但转眼自己又会去偷去抢。 “越多地谈论自由,牛奶和面包就消失得越快。”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俄罗斯人总在...
評分 評分彼时看“同桌的你”会泪流满面,前几天看“恋爱中的犀牛”却频频笑场,就在我以为自己泪点上升了一个等级的时候,《二手时间》却让我鼻酸。 作为一个典型的自由派,我最不屑的一种生存状态就是集体无意识。体制内生活的人们就是典型的集体无意识,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評分原创作者: vv,正在试图认识自己,微博@REVOINSIDE 原文章链接:《二手时间》——被历史撕裂过的人们 历史只关心事实,而情感被排除在外。人的情感是不会被纳入历史的。然而我是以一双人道主义的眼睛,而不是历史学家的眼睛看世界的。 ——阿列克谢耶维奇 我是从一位年长的朋...
評分《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已经让我充分体验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纪实力”,她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映射出了那个时代的悲怆,《二手时间》同样是这样一部作品,每一个刺痛我神经的地方都加以折页。看着密密麻麻的折页,虽已记不起每一个刺痛神经的点,却清楚地记得那种重复的感觉:...
二手時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