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弗里德曼 Matti Friedman,当今最耀眼的犹太裔文学新星。2013年荣膺美国文学协会 Sophie Brody 文学奖;2014年荣膺 Sami Rohr 犹太文学奖;作品已被翻译为超过 10 种语言。《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基督 教科学 箴言报》《出版人周刊》《展望》《环球邮报》《悉尼先驱晨报》《犹太人纪事报》《犹太人标准报》、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Kirkus书评网佳评如潮。个人网站 mattifriedman.com
译者 熊依旆,用心生活的自由译者。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记录一群未走上真正战场,却经历真实死亡的青年士兵们。
“南瓜山”地处以色列与黎巴嫩边境,20世纪90年代,南瓜山被以色列军视为军事安全区,虽然它只有篮球场那么大,却承载了一群以色列年轻士兵的生命。故事开篇以“士兵阿维”的视角,叙述了从 1994年开始发生在南瓜山上的一系列事件:南瓜山事件、猎鹰事件、撞机事件。年轻士兵们一次次“被抛入”荒谬的现实处境,他们找不到战争的意义,更看不清什么是自己。
4年后,本书作者弗里德曼以士兵的身份被派往南瓜山。在那里,他就是阿维---执行相似的军事任务、认识阿维时代的老兵、站在阿维待过的岗哨、面对阿维曾经历过的死亡。战争结束,安全区不复存在,若干年后作者弗里德曼以加拿大游客的身份再次前往黎巴嫩,带着对战争、国家、生命与人性的反思,试图找到理解那场战争的出口,记录那些本应该被记住的青年。
在南瓜山上发生的那些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今日中东动荡不安的真正源头,与此同时,抛开家国天下的宏大主题,弗里德曼帮助读者和南瓜山上的士兵们一起,正视生存的荒诞以及生命的脆弱。
——————————
【媒体推荐】
《南瓜花》以非虚构写作形式,书写着战争对人类的改变,在作者坦率、易懂的叙述中,同时裹藏着无可争辩的文学性。
——亚马逊编辑团队,2016年度十佳图书
《南瓜花》是一部真正的杰作,是战争史、个人回忆录与政论的交织。但这本书首先讲的是一群年轻人的故事,他们守卫着一处篮球场大小的阵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中的幸存者也被战争深刻改变。作者本人就是一名退伍老兵,他以炫目的文学才华创作了这本书精彩无比、令人不忍释卷的书。《南瓜花》包含的内容是如此丰富,不同的读者都可以从中获得教益。这是一本现象级的书,极其感人!
——《华尔街日报》
关于战争的叙事,只有少数几本能够在被读者读完放回书架之后,长久地抓住和折磨读者的良知。《南瓜花》应该是它们中的一本。《南瓜花》既让人灼痛,又令人保持清醒。以一名卓越战地记者的文学才华,弗里德曼用寥寥数笔就抓住了我们的情绪与忧思,反复拷问我们关于高贵、荒诞与悲剧的认识。
——《犹太人标准报》,主流犹太媒体
《南瓜花》是我读到的最具原创力、最打动人的非虚构作品。弗里德曼的这部作品既有史诗般的壮丽,讲述的口吻又好似在你耳边絮语。作者发自肺腑的声音将反战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所谓的“战争之悲悯”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难以忘怀的强烈震撼。
——《悉尼先驱晨报》,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报纸
——————————
【编辑推荐】
★本书特色
——描绘战争之残酷与荒谬的优美的文本。作者具有炫目的文学才华。无论士兵置身怎样严酷的处境,故事总是丰沛动人,生气盎然,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艺术。
——描绘青涩时代的成长之书。书中登场的年轻才刚刚走出中学校门,正处于涉世未深的年纪。成长的迷惘,体制与权威的不可信任,政府官方决策的盲目,都可以从这本书里读到。
——理解今日中东动荡局势的必读之书。书中讲述的这场小规模战争,是今日中东动荡局势乃至21世纪全球冲突的序幕。
——真实再现战时情感与阿以敌对关系的非虚构经典。借作者之笔,读者可以走近阿拉伯人与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了解分处敌对阵营的阿以人民的真实想法。
“南瓜山”地处以色列与黎巴嫩边境,很狭小的地方,被忽视的军事安全地区,但正有《南瓜花》的一群年轻士兵们,在这里经历着一场被遗忘的战争。“伴着黎明就绪”,是南瓜山上士兵们的一种唤醒,也是某种向往和平希望。 作者马蒂·弗里德曼,犹太裔文学新星,曾获得2014年荣膺 S...
评分非虚构作品,以色列在黎巴嫩境内安全区的故事,被消耗的年轻生命拉起缀满倒刺的铁丝网。从1984年至2000年安全区取消,以色列高中生们在此经历的战争事件,大部分进入不了档案,连交战地点都无法在地图上找到,只是被一些母亲铭记在心,因为有些生命就在急促、血腥、猛烈、短暂...
评分“南瓜山”地处以色列与黎巴嫩边境,很狭小的地方,被忽视的军事安全地区,但正有《南瓜花》的一群年轻士兵们,在这里经历着一场被遗忘的战争。“伴着黎明就绪”,是南瓜山上士兵们的一种唤醒,也是某种向往和平希望。 作者马蒂·弗里德曼,犹太裔文学新星,曾获得2014年荣膺 S...
评分以往关于以色列的阅读,大多是以其历史或重大事件为内容,难得从一个犹太人的视角,以他人与自身的经历为切入点,从而更能摸到这个国度的脉搏。占领与危胁于以色列而言,是硬币的两面,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以色列。现实的生活状态,将占领和威胁无形中已经内在化了。尤其是本书...
评分淡淡的伤感 同一个世界 每个人却彷如活在平行宇宙 作者1977年生人 算我同龄人 看着他笔下写到的1994年 1997年 2000年 2002年……和我是多么不一样 他守卫过南瓜山 以色列战士 整本书最有张力的是 最后 他装扮成一个加拿大游客 去黎巴嫩重新走了一遍南瓜山——暗号 花 是伤员 夹竹桃 是阵亡的士兵 多么文艺浪漫的字眼——比较深刻记忆的话语是 杀不死你的 让你坚强 杀死你的 让你的妈妈坚强 确实啊 那些年轻的战士 有的死时才17岁 21岁 最厉害的是 无谓的牺牲的有73个年轻的战士 想想以色列建国才多少国民 所以战士的母亲们才反抗让儿子们去守卫那个所谓南瓜山的土堆——而成书的当下 作者有两个七岁的双胞胎儿子 有一个三岁的女儿——我们依然活在不同的世界
评分在文字做足铺垫后,放上一张阿维的照片,带来的震撼如此之大,无外乎是因为,之前描述战争的文字再惨烈都与我无关,但那张年轻的面庞一旦出现,那些年轻时喜欢的诗歌以及对未来人生的设想,统统只因这张照片而拉近了距离,而这一切都没有了。
评分#清和读书318#这本书里描写的事件和场景离我们异常遥远,却让人有共鸣。都是一样的,无论在哪,成长的道路都是如此地相似。生活,处处是战场。年轻的士兵们应征而战,最重要的不是学会了开枪射击或者负重前行,而是是“伴着黎明就绪”。他们逐渐了解,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不再把事情分得一清二楚。他们在残酷的环境中学会了服从与妥协的同时,也在不断蜕变,成为坚强、勇敢、有担当的士兵。
评分《南瓜花》配得上被归为最优秀的战争回忆录之列。马蒂•弗里德曼有一种平静、克制的声音,这种声音并非无动于衷,也不是满不在乎,而是异常地公正、沉静、善于沉思。他认识到,决定战场上士兵生死的,是绝对的偶然,生死不过一线之间。这些偶然既包括炮弹在空中的飞行轨迹,也包括相互屠杀的士兵生来就被植入的民族身份认同。
评分写得凝练干净,余味悠长。书中有一首诗,是他们在巡逻时读的,“整个城市沐浴在蟋蟀的鸣叫声中……月亮挂在柏树刺刀般的树尖上……我不会停止张望,也不会停止呼吸,死后我仍要继续前行。”全书如此诗一般幽冷又深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