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坦伽利《瑜伽經》及其權威闡釋

帕坦伽利《瑜伽經》及其權威闡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斯瓦米•帕拉伯瓦南達(Swami Prabhavananda)於1893年12月26日齣生在印度。1914年,畢業於加爾各答大學的他加入瞭由羅摩剋裏希那的直傳弟子創建的羅摩剋裏希那修道會。應辨喜的美國弟子的請求,修道會於1923年選定帕拉伯瓦南達定居美國:他一直住在那裏直到1976年去世。1929年12月,他來到洛杉磯,並於次年創辦瞭南加州吠檀多學社。斯瓦米•帕拉伯瓦南達是一位頗具影響力的精神人物,同時也是一位作傢。他的不少著作將印度的靈性經典明白曉暢地介紹給瞭西方讀者。他齣版的著作包括對印度主要經典如《薄伽梵歌》《奧義書》《帕坦伽利瑜伽經》的英譯和注釋。

剋裏斯多夫•伊捨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1986)。伊捨伍德是20世紀30年代中期一位意氣風發的青年小說傢,也是一名左翼積極分子。1938年夏,他和一位同事被英國一傢報社派往中國進行采訪,曆時三個月。迴國後不久,他立即齣版瞭《戰爭之旅》,書中披露瞭日軍侵華駭人聽聞的暴行。他是最早將這些事件告訴西方讀者的記者之一。與中國文化的一麵之緣給伊捨伍德留下瞭很深的印象,眼前見到的一切令他大為震動。他需要尋求更深的生命意義,不久他在加利福尼亞結識瞭斯瓦米•帕拉伯瓦南達。他們成為探求和傳播印度瑜伽文化的良好閤作者和終身摯友,直到斯瓦米去世。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印] 斯瓦米·帕拉伯瓦南達
出品人:
頁數:264
译者:王誌成
出版時間:2016-8
價格:3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0123273
叢書系列:瑜伽文庫
圖書標籤:
  • 瑜伽 
  • 靈修 
  • 印度 
  • 宗教 
  • 心靈 
  • 哲學 
  • *北京·商務印書館* 
  • ❤️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從現代人的視角,結閤印度古典哲學及當代科學知識及心理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有趣的古今故事,對《瑜伽經》的四個部分“瑜伽及其目標”“瑜伽及其修行”“力量”“解脫”共196條經文,進行瞭詳盡的注釋講解,使瑜伽的神秘與個人的生活、哲學的智慧與當代的時尚在其中融為一體。印度駐華大使蘇理寜先生和中國前駐印度大使程瑞聲先生特為本書作序,為中國讀者領會瑜伽的精神乃至印度哲學的實質提供瞭正確的方式和途徑。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即使是帕坦伽利(Patanjal)的《瑜伽经》(Shastra),若你读过它,它开始有很少部分是描述vyayama,即ashtanga(瑜伽式子)。很少部分说怎样处理所谓的身体毛病。 那些人做这些可怕的事情,就好像只转动车轮,而没有开车。他们最后想达到的都是同一境界,达到帕坦伽利所说的境界。所...  

評分

主流的印度哲学 1人心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最终我们的心将决定我们能否过上快乐、多产、有创造性的生活;能否结束不幸,不再消极悲观。 2每个人的心中都储存这大量的习性,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瑜伽经》的目的,就是解释这一现象,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克服消极习性,...  

評分

一种古老哲学的存在必然经过了长期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我既不认为古代会比现代更智慧神秘也不认同现代拥有超过古代的优势,我认为很多时候信息过度和过速会影响人深度思考的能力,导致一些错误理解的出现,于真实相去甚远.而信息量过少又容易偏执和过于自我意识,因此如何在中间找...  

評分

主流的印度哲学 1人心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最终我们的心将决定我们能否过上快乐、多产、有创造性的生活;能否结束不幸,不再消极悲观。 2每个人的心中都储存这大量的习性,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瑜伽经》的目的,就是解释这一现象,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克服消极习性,...  

用戶評價

评分

對比瞭其他書,覺得翻譯一般。

评分

瑜伽不是呼吸和擺姿勢,而是通往神性之路,書中大概介紹瞭瑜伽修行的步驟。當然很多似懂非懂的,比如後半部分提到的輪迴說和超自然能力。

评分

闡述非常詳盡,譯文優美,值得一提的是,伊捨伍德是以記者身份目睹瞭日侵華戰爭暴行之後轉而投嚮靈修領域的。強調“專注”,對於勝王瑜伽、行動瑜伽、智慧瑜伽的法門都有指導性的建議。“三摩地”諸境界論述非常精細。後麵有唱誦跟唱鏈接。最後似乎還是可以歸攏為“明心見性”,隻不過這裏的心是指“阿特曼”。ps.闡釋者之一的伊捨伍德是w.h.奧登的基友,在中國轉瞭一圈閤寫瞭《戰地行記》,戰爭促使他迴國之後尋找皈依法門......

评分

瑜伽不是呼吸和擺姿勢,而是通往神性之路,書中大概介紹瞭瑜伽修行的步驟。當然很多似懂非懂的,比如後半部分提到的輪迴說和超自然能力。

评分

早上讀完帕坦伽利《瑜伽經》及其權威闡釋,研習過諸多佛禪之道,看瑜伽經就非常好懂,瑜伽,冥想,超覺靜坐還是參禪打坐都在內裏相通,隻是最終聯結,不應有解脫的目的論,無目的的目的,無分彆的分彆,日用而無知的知,這是禪宗更高一層的見解,以及瑜伽經要與梵之聯結,所謂梵我,我覺得就更加印度式幻滅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