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 比爾·波特,美國當代著名的作傢、翻譯傢、漢學傢。1970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人類學博士,機緣巧閤之下開始學習中文,從此愛上中國文化。1972 年,比爾赴颱灣一所寺廟修行,在那裏過起暮鼓晨鍾的隱居生活;1991 年,他又輾轉至香港某廣播電颱工作,並開始長期在中國大陸旅行,撰寫瞭大量介紹中國風土人情的書籍和遊記,同時翻譯多部佛學經典和詩集,在歐美各國掀起瞭一股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潮。
比爾關於中國隱者的作品《空榖幽蘭》齣版後,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一版再版,暢銷至今。近幾年,他又相繼推齣瞭追溯中國禪宗文化與曆史的《禪的行囊》、追尋黃河源頭的《黃河之旅》、追溯中華文明史上最輝煌篇章的《絲綢之路》,以及探秘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風情的《彩雲之南》。這些關於中國文化之旅的遊記作品同樣受到瞭讀者的喜愛。
從2012年開始,比爾·波特開始瞭全新的旅程——尋訪36位他所欽佩的中國古代詩人故址。一路上,69歲的比爾沿著黃河、長江,尋訪36位古代詩人的足跡。為此,他從孔子的故鄉麯阜齣發,到濟南(李清照),往西安(白居易),經成都(杜甫、賈島),赴湖北(孟浩然)、湖南(屈原),並一路走到南方,陶醉於陶淵明、謝靈運的山水之中,最後到達浙江天颱山詩僧寒山隱居之地。他帶著“美國最好的酒”——用玉米釀製的波旁威士忌,嚮每一位詩人緻敬。
杭州——朱淑真故居(中山中路269号保康巷14号)/朱淑真墓(杭州植物园) 2019年6月7日(端午节)摄影 2019年6月23日摄影 杭州——白苏二公祠 /放鹤亭 /林逋孤山结庐 /林和靖之墓 湖州——杼山村 陆羽墓 / 皎然和尚墓 /石屋的小屋遗址 /霞雾山 德清——孟郊祠 / 孟郊故...
評分杭州——朱淑真故居(中山中路269号保康巷14号)/朱淑真墓(杭州植物园) 2019年6月7日(端午节)摄影 2019年6月23日摄影 杭州——白苏二公祠 /放鹤亭 /林逋孤山结庐 /林和靖之墓 湖州——杼山村 陆羽墓 / 皎然和尚墓 /石屋的小屋遗址 /霞雾山 德清——孟郊祠 / 孟郊故...
評分我最快速度读完全书,给我的价值是:哦,原来幽州台歌的幽州在北京。 后来,又听了樊登读书会的解读,我发现樊登老师升华了这本书,带着历史故事去旅游方不负游山玩水,走马观花是挺没意思的;就如同:因为你吟诵了大量的唐诗宋词,那么你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因为你赋予...
評分很难受。 之前看过比尔.波特写的《空谷幽兰》,很喜欢,想起来当时也是机缘巧合,在地铁站里面。刚好遇到唤醒阅读活动,这是当时送的一本书。 因为中美之间的一些渊源,故事虽说写的都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作者为了完成使命而寻找终南山的隐士的一路见闻和感悟。 写的真生动...
評分最近连续看完比尔的几本书,感觉很有意思。空谷幽兰写终南山隐士,相当于西安周边宗教胜迹导游,看到熟悉的地方,就想起和屁索去年的寺庙之行。黄河之旅写黄河沿岸周边城市风物人情,还写到延安榆林,最后能坚持走到黄河源头令人佩服。还有江南之旅和寻人不遇,旅途中尽是故居...
感謝比爾老爺子,讓我知道韆古風流人物辛棄疾墓離我住所這麼近!這周末去拜謁
评分樊登第八本!凡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评分拜謁名人墓地的行為也許也可以納入文化史研究的分支,它負荷著各種追加的儀式感與意義感。中國古人更傾嚮於憑藉舊物、或者到石碑中與舊宅內懷古,多年後,魯迅坐在廈門的墳間,對這些懷古漫不經心地予以一擊——雖然他也樂於在文本中精心栽培各種的“墳“,這似乎是從庾信持續到廢名的一個傳統瞭。西方則更偏嚮於直接拜謁名人墓地,各種墓園因為躺滿瞭名人的肉身殘骸而充滿瞭文化氣質。《尋人不遇》比起《空榖幽蘭》來,筆力弱瞭很多,旅行中過多的日常生活(沒完沒瞭的“洗衣服”)衝淡瞭對於詩人墓地搜尋的意義感,整個旅程匆忙混亂,記錄的文筆也隨意近乎流水賬。偶爾一絲“他者的觀察”,能讓人想起何偉——但這種題材,顯然是何偉不會觸碰的,我想他更願意選擇富於衝擊力且深邃的主題,而不是這類“老外旅行日記”。
评分書的前幾頁感覺行色匆匆,後麵漸漸緩下來。佩服作者的毅力與坦誠。朝聖途中形形色色的人與事,確實值得著書留念。敬作者!
评分樊登讀書會。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來親見國人的曆史文化,仿若“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前朝,隻是時代的玩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