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 比尔·波特,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汉学家。197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1972 年,比尔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在那里过起暮鼓晨钟的隐居生活;1991 年,他又辗转至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诗集,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比尔关于中国隐者的作品《空谷幽兰》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一版再版,畅销至今。近几年,他又相继推出了追溯中国禅宗文化与历史的《禅的行囊》、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追溯中华文明史上最辉煌篇章的《丝绸之路》,以及探秘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彩云之南》。这些关于中国文化之旅的游记作品同样受到了读者的喜爱。
从2012年开始,比尔·波特开始了全新的旅程——寻访36位他所钦佩的中国古代诗人故址。一路上,69岁的比尔沿着黄河、长江,寻访36位古代诗人的足迹。为此,他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出发,到济南(李清照),往西安(白居易),经成都(杜甫、贾岛),赴湖北(孟浩然)、湖南(屈原),并一路走到南方,陶醉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最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他带着“美国最好的酒”——用玉米酿制的波旁威士忌,向每一位诗人致敬。
第23天 谢眺 李白 作者找不到的谢公亭应该是谢朓楼。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C%9D%E6%9C%93%E6%A8%93] 李阳冰(书中误作“李阳平”)是李白认的族叔。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9%98%B3%E5%86%B0]
评分很难受。 之前看过比尔.波特写的《空谷幽兰》,很喜欢,想起来当时也是机缘巧合,在地铁站里面。刚好遇到唤醒阅读活动,这是当时送的一本书。 因为中美之间的一些渊源,故事虽说写的都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作者为了完成使命而寻找终南山的隐士的一路见闻和感悟。 写的真生动...
评分书评——《寻人不遇》 以寒山和拾得做结尾,这位老先生干得漂亮! 与其说他是在拜谒心目中崇敬不已的诗人,到不如说他是在拜谒自己的信仰。 在他的心目中,李白是又一种李白,谢灵运是他所理解的谢灵运,正如他孜孜以求要找到诗人们生前身后的遗迹,把每一位诗人的存在和他们的...
评分第23天 谢眺 李白 作者找不到的谢公亭应该是谢朓楼。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C%9D%E6%9C%93%E6%A8%93] 李阳冰(书中误作“李阳平”)是李白认的族叔。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9%98%B3%E5%86%B0]
评分最近连续看完比尔的几本书,感觉很有意思。空谷幽兰写终南山隐士,相当于西安周边宗教胜迹导游,看到熟悉的地方,就想起和屁索去年的寺庙之行。黄河之旅写黄河沿岸周边城市风物人情,还写到延安榆林,最后能坚持走到黄河源头令人佩服。还有江南之旅和寻人不遇,旅途中尽是故居...
老波特对中国文化的热忱,让人自愧不如
评分看比尔波特的书时,喜欢的是一些看似和主题无关的琐事书写,出租司机啦,酒店啦,吃饭啦,遇到的村民啦什么的。
评分樊登读书会。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亲见国人的历史文化,仿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前朝,只是时代的玩笑。
评分恶心人。恶心到吐的矫情造作就不说了,“信手拈来”的诗人们的生平也是不少讹误。
评分行文毫无亮点的流水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