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勇 1959年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兼事地理学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史等研究。代表作有《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1996)、《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中国历史地理与地理学史研究》(2005)、《读书与藏书之间》(2005)、《读书与藏书之间二集》(2008)、《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2009)、《困学书城》(2009)、《纵心所欲 : 徜徉于稀见与常见书之间》(2011)、《旧史舆地文录》(2013)、《建元与改元:西汉新莽年号研究》(2013)、《石室賸言》(2014)、《制造汉武帝》(2015)、《旧史舆地文编》(2015)、《祭獭食蹠》(2016)、《中国印刷史研究》(2016)等。
作为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精美随葬品令人赞叹不已,而墓主人刘贺的传奇经历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本书是第一部有关海昏侯及其时代的学术研究专著。作者以文献记载的刘贺生平为基础,结合出土文物,将汉武帝晚年至汉宣帝时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详细解说;通过分析刘贺的经历与行事,揭示其个人的生活环境与性格特征,认为刘贺的戏剧化人生,既是时代造就,也是性格使然。
1. 辛徳勇出书太快,一个人的底子总有撑不住的时候。 2. 辛徳勇的文笔不好,读起来很拗。 3. 单纯介绍刘贺显然无法撑起一本书,他拉拉扯扯的讲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事,然后很生硬的说明一下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和刘贺的关系。 4. 辛似乎想要证明一个观点是错误的,就是,刘贺其实也...
评分本书主要着力点在介绍刘贺成为皇帝前的历史背景,汉武帝对李夫人的宠爱,太子据的起军,汉武帝的逝世,权臣霍光的专权。在做了二十七天的皇帝后,刘贺被废,刘洵登基。兜兜转转,皇位又回到了太子据的后人上。之后,向我们介绍了刘贺最后的命运,从诸侯王到皇帝再到海昏侯,对...
评分 评分 评分这本书最主要的倒不是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驳斥别人的观点。行文通俗易懂,颇有种很想直接冲上去打脸却又碍于面子只能勉强收住话语的感觉,哈哈。
评分”挖出个墓有什么好屌的,只要《史记》、《汉书》在手,没什么是老子不知道的“……
评分”挖出个墓有什么好屌的,只要《史记》、《汉书》在手,没什么是老子不知道的“……
评分《南齐书》里出现了《海昏侯纪》;称汉宣帝为“宣宗”。。。不知道是责编疏忽还是你们辛神笔误,看得人尴尬癌直犯。对霍光的批判也基本上建立在宋以后诸札记的观点之上。历史地理方面的考证不少也是移录旧文。最有意思的部分是很克制地与子老商榷海昏之释名。骂活人和骂死人之间的分寸,把握得很好。。。读完以后最先想到的是《古诗十九首》里“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的名句,有趣,有趣。。
评分辛老师对汉书太熟了。这本书副题应该叫从武帝到宣帝。顺手也批了一些手快的同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