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家书

杜威家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长期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杜威曾于1919年来华访问,时间长达两年零两个月,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发生过重大影响。

爱丽丝·C.杜威 (1859-1927),杜威妻子,1886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哲学系,曾协助丈夫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后因病去世。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约翰·杜威
出品人:
页数:301
译者:刘幸
出版时间:2016-8-1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320437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杜威 
  • 历史 
  • 书信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 
  • 日本 
  • 史料 
  • 教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19年,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携夫人到访日本与中国。本书收录的正是他们在这一年写给美国家中孩子们的书信。杜威夫妇讲述了他们在这两个东方国家的所见所感,这当中既不乏一些有趣的历史细节,更有杜威对两国时局的深刻反思。尤其重要的事,杜威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了自己所亲历的五四运动全过程,生动呈现出了这一事件给当时的中国掀起的巨大影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919年10月20日,杜威60岁生日,恰逢孔子生辰。北京教育界为杜威举行了盛大的生日晚宴,蔡元培有言:“我所最先感想的,就是博士与孔子同一生日……我觉得孔子的理想与杜威博士的学说,很有相同的点。这就是东西文明要媒合的证据了。”(全集第三卷P349)。后来,杜威博士甚至...  

评分

1919年10月20日,杜威60岁生日,恰逢孔子生辰。北京教育界为杜威举行了盛大的生日晚宴,蔡元培有言:“我所最先感想的,就是博士与孔子同一生日……我觉得孔子的理想与杜威博士的学说,很有相同的点。这就是东西文明要媒合的证据了。”(全集第三卷P349)。后来,杜威博士甚至...  

评分

1919年5月1日早晨,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上海的寓所里醒过来。这一天,杜威给美国家中的子女们写信:“我们在中国睡了一晚,但现在还谈不上什么印象,因为整个中国还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 多半是因为舟车劳顿,5月1日的这封家信写得并不长。这一天的杜威大概也绝...

评分

1919年5月1日早晨,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上海的寓所里醒过来。三天前,他和夫人爱丽丝·杜威刚刚在日本搭上“熊野丸”号邮轮,经过两昼夜的航行,于前一天抵达上海。这一天,杜威继续给美国家中的子女们写信,讲述自己的东方见闻: “我们在中国睡了...  

评分

1919年10月20日,杜威60岁生日,恰逢孔子生辰。北京教育界为杜威举行了盛大的生日晚宴,蔡元培有言:“我所最先感想的,就是博士与孔子同一生日……我觉得孔子的理想与杜威博士的学说,很有相同的点。这就是东西文明要媒合的证据了。”(全集第三卷P349)。后来,杜威博士甚至...  

用户评价

评分

刘幸博士的译著,很用心,注释也完备。曾在东大一见,告我译事之艰辛,这样一本小书,也陆陆续续花了大半年时间打磨,译文非常流畅。

评分

1.中国的部分更有趣一点,可能是因为杜威来中国时刚好遇上了“五四”,每天都有各种“新奇”之事发生。杜威竟在中国待了两年,去过十一个省。(这本书里只提到“上海—杭州—镇江—南京—北京”,想知道他这两年的行程。)2.“不要相信中国已经革命了,现在它是一个共和国之类的说法,这是我们在美国被灌输的说法。中国现在依旧是官僚制度的腐朽残渣,到处都有清王朝的腐朽之气。”3.维持现状就是中国的显著特征。这个国家的座右铭包括“谁知道呢”“就这样吧”,我还要再补充一条,那就是“糟透了”。他们不会去解决问题,只是很自在地把弱点和糟糕的地方都暴露出来,然后极其平静而又客观地说:“糟透了”。

评分

看杜威全集五四前后数年,收获不小。外国人看中国常有通观和比较的眼光,容易注意到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东西,替史家做了调查。

评分

看杜威全集五四前后数年,收获不小。外国人看中国常有通观和比较的眼光,容易注意到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东西,替史家做了调查。

评分

日本的部分浏览得很快,杜威在日本用了两个月时间发现(或者说)习惯了美,那些日式的美的部分,无论古今,海内,都可以作为永恒的审美。此外那些精细的美食,人情风俗,并没有引起我的太多关注。不到日本,仅凭文字与画面,终究难以达到这份感同身受。有机会真想去一趟日本。 中国的部分果然精彩,既是当事人又是旁观者的身份来看这庞大又摇摇欲坠的国家,变革,革命还在孕育。“谁知道呢”,确实,五四是前所未有的,时间过去愈久,愈让人怀念。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火花四溅的文字,隔着书本也能嗅到日本对中国的贪婪气焰,以及中国被逼入绝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