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
一個比你更懂中華文化的外國人,瑞典著名的漢學家,同時也是教授、作家和攝影家。林西莉女士自一九五○年代末起學習漢語,師事瑞典知名的漢學巨擘高本漢;六○年代初曾留學北京大學,並開始追隨王迪學習古琴,也多次受到管平湖先生親自指點。之後並多次造訪中國。旅居亞洲和拉丁美洲多年之後,林西莉回到瑞典擔任專職漢語教師,課餘除了寫作專書介紹漢語及中華文化,也為瑞典電視台製作多部相關的專題節目。
一個比你還懂漢字的外國人
教你從「字」裡行間認識傳統文化
最富閱讀趣味的圖解版「說文解字」,帶你認識漢字深遠的文化淵源
連外國人都愛讀的漢學著作,長踞外國人學漢字推薦書單
漢字為什麼是這個樣子?從三○四個最貼近生活的基礎象形字,重新感受漢字與老祖宗生活經驗的關聯。
對於每個字為何這麼寫,我們思考過多少?因為天天用,我們好像失去了對每個漢字的意義和造字之美的感受力。透過瑞典漢學大師高本漢的高足──林西莉的眼光,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這些一筆一畫,原來背後都有故事。
《漢字的故事》是林西莉女士以八年時間寫成的力作,書中她不僅從個人的體驗出發來說故事,也用一幅幅生動的圖片,述說一個個漢字的源遠流長。她親自踏訪中國鄉鎮考查、拍攝古文物,也拍攝現代漢語文化裡的民俗生活,古老的甲骨文和金文有了圖片搭配解說,變得輕鬆易懂,也讓我們一再驚訝,象形字和實物的關聯多麼密切。
原書自出版以來,即受到西方漢學界高度讚揚,是首次根據近代發現的大量考古資料,討論漢字核心部分的象形字起源;加上林西莉不採學院式的嚴肅論述筆調,而以其獨特的觀點,用簡明、通俗的說故事方式,引介一部漢字的文化史──也是精彩的中華文明史。
在老师的推荐下,怀着满满的期待感阅读完了这本书。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有作者独特的思考,同时也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认识汉字的大门。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讲述汉字的起源故事,作者林西莉学习汉文化多年,有极强的汉字文化积淀。她对许多汉字有着自己的...
评分今日读完全书 曾有人以为汉字乃偏僻知识 录读书笔记全文如下: 林西莉《汉字王国》说“化” 原形为一人头上脚下 一人头下脚上 两人相贴 凹凸相就 我以为从形状上与太极图的阴阳相同 从意义上亦同于阴阳 “化”之本义 或由此而来(即使当时没有“阴阳” 亦或有阴阳之概念) “...
评分买这本书是在十多年前。当时不但看得津津有味,还发下心愿,将来有孩子了要用它做识字课本。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终于到了实现心愿的时候了。 用这本书教闺女认字已经三天了,每天只认一组有联系的字,不超过十个,第一天“人”,第二天“五官”,第三天“手足”。由于她之前有...
评分买这本书是在十多年前。当时不但看得津津有味,还发下心愿,将来有孩子了要用它做识字课本。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终于到了实现心愿的时候了。 用这本书教闺女认字已经三天了,每天只认一组有联系的字,不超过十个,第一天“人”,第二天“五官”,第三天“手足”。由于她之前有...
评分很多年以来,我一直渴望读到一本有趣的关于汉字的书。这种渴望来自我对一直使用的汉字的爱怨交织的情感。 初学写字时候的愉快与烦恼就像孪生兄弟一样彼此不离。愉快来源于第一眼看过去,汉字特有的结构和画面感,烦恼则是大量的笔划、偏旁、部首先要记忆再使用,出错...
书籍设计好看
评分很有启发性
评分汉字的故事。谈论甲骨文、金文到“原体字”的源流。依独体字与合成字的关系,分章节为:人,山水,野兽、家畜、车船、农耕、器皿、丝麻、树木、工具、房屋、书乐、抽象汉字等多个部分,体例上不甚新意。“汉字从何而来”,本书的亮点之一在于丰富的贴图,从山川禽兽到考古文物,将汉字之“象形”解释得浅显易懂;而对合成字的“会意”,则避不开一家之言,不妨了解。亮点之二,则是外国汉学家向外国人介绍汉字,因而,在另一方面,作者又总会谈及自己在中国的经历、中国的过去如今。剪纸、陶艺、画作、书籍,每一个社会科技发展的点,都能成为谈资或对汉字理解的依据。“透过原体字,你能和造字的祖先面对,接触到科技、艺术、建筑、文化的传统与发展”,也正是作者的热衷字形的初心和动力。
评分如果中国的教材都写成这样,估计孩子们都爱学习了。
评分有便宜点的版本,但是繁体字排版阅读还是比较舒适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