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特费尔德
英国知名纪录片制片人,曾多次孤身深入南美丛林进行采访和拍摄,他还撰写过有关中国、俄罗斯和中亚的导游手册,如《丝绸之路》。
“它的香味近似于刚刚收割的稻草和巧克力混合起来的气味。”
听起来如此迷人的古柯,却可以引发战争、促成侵略,令政客蒙羞、使监狱人满为患,造就亿万富翁,也夺去成千上万的生命。这一切只因为,它是地球上富含可卡因的植物。
在这本书里,大量的械斗、武力、骚乱、犯罪、利益争端,都与可卡因本身的魔力有关:
起初的反对服用麻醉品的战役是如何拉开的?
弗洛伊德如何在无意之中创造了初期的可卡因瘾君子?
仅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可卡因交易产生的现金如何渗透进每一个拉丁美洲国家的国家?
可卡因又是如何染指那些富有的、引导时尚潮流的人,让它高昂的价格成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玻利维亚政党与可卡因贸易沆瀣一气,底层的古柯种植者有着怎样悲惨的生活境遇?
阻止可卡因的生产,就能解决哥伦比亚的武力和贫困吗?
本书作者多米尼克•斯特里特费尔德,以惊人的胆识只身一人前往贫瘠、恶劣、血腥的蛮荒之地,与数名恶贯满盈的大毒枭深度接触,从而得到大量真实生动的新鲜资料,揭开古柯种植和可卡因加工的神秘面纱。
就如以上有人说过的,我发现这本书也是意外。我本来在图书馆闲逛,走过那一排架子纯粹是为了抄近路,那些架子上堆满了有关刑事犯罪、恐怖主义的统计图表和严肃的砖头,都落土了。一眼飘过,发现了《可卡因传奇》。我听说过另外一本《可卡因传奇》,是文学类的,就以为是管理员...
评分本来以为会是一本很烂的书 结果却大出意料 读得我都搁不下来 时不时还仰天长笑一番 作者就可卡因 从正史到野史可谓是一点都没有放过 从印加帝国一直扯到二十世纪的大毒枭 虽然篇幅颇长 但一点都不乏味 时不时抖出的包袱直叫人拍大腿 如果就此书为蓝本拍摄一部关于可卡因的纪录...
评分2000年前,很少有人会因为喝酒致死,因为没有人知道如何蒸馏酒精。 吃水果和嚼甘蔗很少会使人体重超标,但糖一旦被提纯出来,几乎立刻就会导致肥胖。 科学花费几个世纪的时间对种种消费品进行蒸馏和提纯,而人类也花了几个世纪来抵抗上瘾和病症。所有的病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吗...
评分每个人都有自己读书的喜好,我喜欢的是一切翻译得好的书,这本书就是了。翻译得相当到位,很精彩。至于书的内容,我觉得作者对可卡因的使用、历史确实很了解了,但他的很多见解不一定正确,可卡因的内容无从考证,但作者引用《福尔摩斯》的内容和解读实在是偏差过大啊…有点臆...
评分这种“不入流”的书向来是我所爱。 惊讶作者能以如此幽默的写作风格将以可卡因为线索串联起来的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问题展现在我们面前。 书中经常性的 “爆料”也让我们对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比如说弗洛伊德。 强烈推荐.
原本是神奇的植物,直到被提炼出来后,变成了增强版物质,也变成了令人上瘾的魔鬼。
评分非法产品,也要尊重市场规律;美国禁毒死循环,可是今天中国的禁毒还是挺成功的,相比清朝-民国的鸦片对中国人的危害,现在毒品危害少多了
评分这套书中唯一下了功夫写的书。前半部揭露了可卡因还是古柯叶时的另一面:它是印加帝国宗教的圣物、麻醉的良方、农民的解乏必需。进入现代工业,可卡因成了放大剂:放大了南美社会的贫富差距、政治腐败、暴力泛滥,人的欲望不会消失,这些地方政治模式难以转变,所以可卡因会一直存在下去
评分说谎和节约事实之间还是有千差万别的,对我们而言这种差别叫做“政治”
评分作者本人的心理活动和可有可无的场景描述过多但不失为一本了解可卡因来龙去脉的优秀纪实性报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