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著有《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给曾国藩算算账》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大型纪录片《孔子》《楚国八百年》《戊戌变法》总撰稿。
信箱:zhj1368@163.com
微博:http://weibo.com/zhjwb
已出版作品目录:
《千年悖论》
《坐天下》(第一版名为《坐天下很累》)
《中国人的性格历程》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饥饿的盛世》(第一版名为《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给曾国藩算算账》(京官时期)
《给曾国藩算算账》(湘军及总督时期)
《张宏杰讲乾隆成败》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公元1368年,四十岁的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庞大帝国。他也成为中国史上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帝王”。
如清人赵翼所言:“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 善于笼络人心、优待知识分子、大局观极佳、有决断力,朱元璋所表现出的不同于元末豪强的“圣贤”之质,助他登上大位。而成功后的朱元璋则露出青面獠牙,以残酷恐怖的屠杀手段,推翻八百年来的传统政治制度,将专制政治发挥到极致,在民众的脑髓里注射从历代思想库中精炼出来的毒汁,使整个中国的神经被麻痹成植物状态,从根本上扼杀每个人的个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他们驯化成专门提供粮食的顺民。
朱元璋的成功与失败都离不开“中国”这一文化土壤。本书将朱元璋放入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做了细致的剖析,力图为读者呈现一个多维度的朱元璋。
这是一本讲究朱元璋功过的书。像这样子的历史评论书,我也看过不少。 正所谓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朱元璋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被后人赋予了各式各样的定义和色彩,或褒或贬。可对于当事者本身来说,无论怎样的雕琢,都难以磨灭他原始的辉煌和传奇。 朱...
评分读本书之前,我对朱元璋的印象主要来自两段诗。一段是民间传唱的花鼓曲:“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另一首诗为朱元璋本人作于大败陈友谅之后:“杀尽江南百万兵...
评分这本书是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推荐的,有点感兴趣,也就读完了。对于朱元璋或者说对于明史,看过的书确实不多,朱元璋的发迹史系统读过的除了演义类小说就是明朝那些事了。对于洪武帝,最深的印象怕就是他对功臣的嗜杀了。 通读这本书,作者对朱元璋的成长史进行分析,由成长看性...
评分对明朝,乃至对历史的兴趣,很多人来源于《明朝那些事儿》。几年前读过一遍,惊叹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的有趣。其实明朝历史更多的是鲜血、冷酷、饥饿、屈辱,光荣、复兴、杀敌反而是少数,类似阳明先生的高光时刻更是稀有。这本书读来流畅,除了对朱重八的种种功过大致一致外,振...
评分由于历史有着前后的承接关系,前朝对后朝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在修史这一传统上可以直观的看到。后朝整理前朝历史,臧否人物,吸收统治经验,进而制定本朝基本国策。 这种影响随着朝代的轮换,逐渐衰减。对于今日中国的形成,明清两代就显得格外重要。 清承明制,清朝的统治术...
严格来讲,应该是“张宏杰眼中的朱元璋”,涉及朱元璋具体经历的内容不多,结合作者思考的东西更多,也是本书特色。
评分没有一味的流水线叙事,前期军事行动寥寥几笔带过,着重叙述讲解朱元璋登基后的政策,见解独到。
评分一个农民皇帝,影响中国千年。户口制、宣传标语、绿帽子皆始自朱元璋
评分语言生猛
评分论多于史,典型的借古讽今。至于文中割裂的历史观以及阴阳怪气,应该是河殇派无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