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工,男,1950年生,重庆市万县人,文学博士,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重庆市现当代文学学会理事,重庆市三峡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庆市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全书共分八章,详细论述了抗战时期(1937年七七事变—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重庆地区的文化发展状态,以大量第一手实证材料论述了重庆由战前的区域文化中心成为战时重要的文化中心的形成转变过程,全面论述了抗战时期重庆以抗战为主轴的文化发展,以翔实的材料介绍了战时文化中心迁移的历史过程,这种迁移为当时的重庆地区带来教育的发展、报纸新闻出版的多向发展、文学艺术运动的勃兴,以及一些重要的文化事件。作者先后搜集整理了抗战时期重庆地区出版的各类报纸期刊数千种,该研究为重庆区域文化研究的一部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在检索查询报刊杂志、档案、书籍等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细致地梳理了抗战时期作为临时首都的重庆的文化发展状况,重点探讨大众传播媒体和文艺活动的发展与变迁。全书结构合理清晰,论述平实公允,唯一的遗憾在于,对当时各种政治势力对文化的影响论述较少,但仍然值得一读。
评分难得一读的好作品,是主流历史的延伸,全面梳理了抗战时期在重庆地区的文化发展情况,喜欢。
评分我觉得上个世纪40年代的出版审查还是很宽松的,大家对出版审查制度有意见,就上街游行,结果就真一度被取消过,那个时候人们的言论很自由嘛~(≧▽≦)/~多读读历史的犄角旮旯,会有许多有趣发现
评分八年抗战的历史并不仅仅是几场大的战争和几次大的会议,读过这本书,作者的视角放在了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上,令人耳目一新。
评分还行,很多独家的资料,观点也很客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