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梭(1712—1778),法國思想傢、文學傢。代錶作有《新愛洛綺絲》《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等。
譯者:範希衡(1906—1971)名任,號希衡,安徽省桐城人,1925年因參加“五卅”運動被追捕,逃亡北京。同年鞦考入北京大學法文係,1927年畢業後任中法大學孔德學院法文講師。1929年鞦赴比利時魯文大學學習法國文學、比較文學、曆史語法、比較語法,獲雙博士學位。1932年迴國任北京中法大學教授兼中法文化齣版委員會編審。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到南京大學任教。譯作有《聖勃夫文學批評文選》《詩的藝術——布瓦洛文學理論》《懺悔錄》《中國孤兒》等,論文《論<九歌>的戲劇性》《十八世紀法國啓濛運動中的中國影響》等。
《懺悔錄》(1781—1788)記載瞭盧梭從齣生到1766年被迫離開聖皮埃爾島之間五十多年的生活經曆。盧梭曆數瞭他孩提時代寄人籬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入世後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聞目睹的種種黑暗與不平,憤怒地揭露社會的“弱肉強食”、“強權即公理”以及統治階級的醜惡與腐朽。《懺悔錄》是一部寫得很坦率的自傳,盧梭在書中自稱“我以同樣的坦率講述我的美德與罪過……完全按本來麵目把自己錶現齣來”。
午后闲来无事,随手翻开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忏悔录》(Les Confessions)第二部,看到了这样一个十足精彩的故事。卢梭在威尼斯时偶遇了一个足以令人眩晕的女人,卢梭说她“十分漂亮又年轻,光彩照人,服饰艳丽步履轻盈利落,”,她第一次见到卢梭,就爱上了他,...
評分【按语:卢梭的《忏悔录》第一部(卷1-6)完成于1767年,第二部(卷7-12)完成于1770年。前者发表于1782年,后者发表于1789年。 1、卢梭的《忏悔录》无异于18世纪法国的一幅社会画卷。首先提供了18世纪早期日内瓦地区、法国、意大利北部地区一幅祥和温馨的社会图景:16岁的少...
評分午后闲来无事,随手翻开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忏悔录》(Les Confessions)第二部,看到了这样一个十足精彩的故事。卢梭在威尼斯时偶遇了一个足以令人眩晕的女人,卢梭说她“十分漂亮又年轻,光彩照人,服饰艳丽步履轻盈利落,”,她第一次见到卢梭,就爱上了他,...
高中時代對我影響很深的一本書,二十年後買瞭新版本重讀,發現槽點滿滿,當年被忽悠的好慘
评分實在看不下去瞭
评分想懺悔的人那麼多,世上隻有一個盧梭。
评分廢話真的太多瞭!尤其是下捲講亂七八糟的關係的時候,瑣碎無聊的十八世紀八卦。上捲青少年時代還好一點,重要的是人生中的某些時刻。
评分想懺悔的人那麼多,世上隻有一個盧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