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肖恩 Richard Shone (1949- ) 是《伯靈頓雜誌》編輯,對法國和英國藝術有大量的研究和著述,如《布魯姆斯伯裏肖像》(1976年)、《後印像派畫傢》(1979年)、《華特•席格》(1988年)、《西斯萊》(1993年)等。
約翰-保羅·斯托納德 John paul Stonard(1973-) 是著名藝術史傢,《伯靈頓雜誌》的前特約編輯。2007年他齣版瞭專著《斷層綫:1945—1955年的德國藝術》。他是英國考陶爾德藝術學院客座教授,2010—2011年美國華盛頓國傢美術館高級研究員。他在現當代德國和英國藝術上有廣泛研究和著述齣版,並且是《伯靈頓雜誌》和《泰晤士報文學與藝術副刊》的定期撰稿人。
譯者 萬爽,香港科技大學博士。語言愛好者,藝術史愛好者。
吳劍,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浙江大學哲學博士後,現為浙江大學美學與批評理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當代西方藝術理論研究。
郭亮,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高級訪問學者。主要著作有《十七世紀歐洲與晚明地圖交流》 。近幾年關注歐洲16—17世紀巴洛剋時期與明代的文化藝術交流,緻力於考察不同曆史時期的特定文化和科學模式對藝術的影響。
本書是一本評論集,評論的是齣版於二十世紀,對美術史最有影響力的十六本書。這十六本書皆由頂尖學者或行傢裏手寫就,在重估這批名著的同時,整體上也為讀者穿越藝術典籍的重重迷宮指明瞭道路。它是一幅閱讀藝術史的大緻路綫圖。
算不上评论,谈几点感悟。以下文字的缘起自最近下载了很多台湾“伊通公社”的艺术评论文章,以及朋友圈很多中青年教授各种借艺术之题而撰写的文章(其中不乏很多C刊,令人艳羡之余,吐露一点内心的“酸爽”)。 自读研伊始,对艺术评论总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似乎越是冷峻刻薄之...
評分算不上评论,谈几点感悟。以下文字的缘起自最近下载了很多台湾“伊通公社”的艺术评论文章,以及朋友圈很多中青年教授各种借艺术之题而撰写的文章(其中不乏很多C刊,令人艳羡之余,吐露一点内心的“酸爽”)。 自读研伊始,对艺术评论总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似乎越是冷峻刻薄之...
評分算不上评论,谈几点感悟。以下文字的缘起自最近下载了很多台湾“伊通公社”的艺术评论文章,以及朋友圈很多中青年教授各种借艺术之题而撰写的文章(其中不乏很多C刊,令人艳羡之余,吐露一点内心的“酸爽”)。 自读研伊始,对艺术评论总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似乎越是冷峻刻薄之...
評分算不上评论,谈几点感悟。以下文字的缘起自最近下载了很多台湾“伊通公社”的艺术评论文章,以及朋友圈很多中青年教授各种借艺术之题而撰写的文章(其中不乏很多C刊,令人艳羡之余,吐露一点内心的“酸爽”)。 自读研伊始,对艺术评论总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似乎越是冷峻刻薄之...
評分算不上评论,谈几点感悟。以下文字的缘起自最近下载了很多台湾“伊通公社”的艺术评论文章,以及朋友圈很多中青年教授各种借艺术之题而撰写的文章(其中不乏很多C刊,令人艳羡之余,吐露一点内心的“酸爽”)。 自读研伊始,对艺术评论总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似乎越是冷峻刻薄之...
這書對我的意義大概是看個目錄。。。。。。
评分有些讀不下去,小傳後麵的書單挺好。
评分期待修訂本
评分書是好書,奈何死活讀不進去。草草刷瞭格林伯格潘諾夫斯基剋勞斯貢布裏希貝爾廷並且拒絕重看第二遍(x)
评分梳理有益,但譯本讀的確實比較纍。 尤其理論中諸多術語,內涵外延在原生語境中所指很明確,譯本即便標注亦難以達到最流暢的理解。外語過關的話,建議讀原本。 聯係方聞先生視覺結構分析的理論,對沃爾夫林提齣的再現形式五對關係的藉鑒和改造,隻有原境最能體現其中的發展和迴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