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翁达杰,加拿大小说家、诗人。他一九四三年出生于斯里兰卡科伦坡,十一岁时随母亲移居英国,十九岁移居加拿大,加入加拿大国籍。先后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和皇后大学,曾长期在约克大学教授英语文学。
自一九六二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以来,迈克尔•翁达杰已经出版六部长篇小说、童年回忆录《世代相传》、多部诗集、剧本、文学评论集。他也积极参与加拿大独立出版社马车房出版社的诗歌编辑工作。他于一九九二年出版的小说《英国病人》荣获布克奖,后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二〇〇〇年出版的小说《安尼尔的鬼魂》获加拿大吉勒奖、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法国美第奇奖、《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二〇〇七年出版的小说《遥望》又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
迈克尔•翁达杰和同为作家的妻子琳达•斯伯丁住在多伦多。
译者简介:
陶立夏,作家、翻译、摄影师。已出版《分开旅行》《练习一个人》《岛屿来信》,译著《夜航西飞》《一切破碎,一切成灰》等。
《英国病人》作者、布克奖得主迈克尔・翁达杰最具力量的小说
关于战争,关于爱,关于亲情,关于身份,关于未知的敌人,也关于对尘封过往的探索
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桐山环太平洋文学奖、吉尔奖、美第奇奖获奖作品
人气作家、《夜航西飞》译者陶立夏 倾情翻译
《安尼尔的鬼魂》是翁达杰唯一一本以斯里兰卡内乱为背景的小说。一个数百年来浸淫于温和的佛教传统的国家,一夜之间因残酷的内战和种族主义,被血腥的宗派势力瓜分、屠戮。
受国际人权组织委托的法医学专家安尼尔回到故土斯里兰卡,试图调查在内战的骚乱中无辜平民的伤亡状况。一具被故意转移到自然保护区的骸骨“水手”成为她揭开残暴战争真相的契机。
在与政府指派的考古学家塞拉斯一同探究 “水手” 的身份和死因过程中除了战争那无处不在的阴影和血迹,她也逐渐接触到战争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撕裂的伤口。
安尼尔必须背负自己、塞拉斯、塞拉斯的弟弟迦米尼、为佛像点睛的安南达深藏的秘密与悲恸。
翁达杰怀揣着对故土悲剧的隐秘伤痛,花费多年进行历史资料收集,甚至涉猎了书中相关的考古、法医学的研究,让小说叙事达到精湛的完美和准确。作家延续了他的诗意风格和片断式叙事结构,在对主人公的记忆和运命的层层揭露中,寄托了对故土失序的正义和荒芜心灵图景的哀伤与慰藉。
媒体推荐:
翁达杰的非凡成就在于,他似有魔法般地让故国的血腥栩栩如生……正如他在《英国病人》中展示的那样,翁达杰先生能以激烈而出人意料的方式将苦痛与诱惑揉合。
——《纽约时报》
在翁达杰的作品里,可以预见的边界都是可疑的:诗歌,抑或散文?事实,还是虚构?真实,想象?他在记忆、历史、梦境和想象交汇之处写作。
——《纽约书评》
在《安尼尔的鬼魂》中,翁达杰的视角最惊人的地方在于那可怕的孤绝:没有一个男人和女人置身于集体中,所有的人都被描述成或全然、或彻底的孤身一人,对他们的同伴封闭自身,不管他们如何试图冲破相互之间的障碍。甚至,很多时候,他们都沉迷于这种障碍本身。
——《卫报》
甚至在他揭开真相时,翁达杰仍欲说还休;他通过主人公们孤注一掷且充满激情的行为呈现他们的动机;更重要的,借由那些蚀刻在优美风景和残暴人性的背景中的个体故事,他呈现了一个人、一个国家及其历史的本质。
——《出版人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出于战时的道义,我们留下死者遗体以获忌惮。” 『阅读需要主张』 按: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迈克尔•翁达杰这位加拿大作家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的《英国病人》获得布克文学奖,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了第6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在...
评分“用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不停拍摄或者写作,再把内容整理、塑造成一个新的形态,直至它几乎变成了一个新发现的故事。我会把不同的内容挪来挪去,直到他们清晰起来、找到正确的位置。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我才能找到作品真正的声音和结构。”——《对话沃尔特•默奇》迈克尔•...
评分《安尼尔的鬼魂》责编之一索马里女士在豆瓣短评中认为该给这本书八颗星。然而我在这里只想给该书打1星,原因是没有更低的评分了。 综合了一下责编和译者在微博和其它平台的一些言论,大概总结如下:译者与三位责编为出版这本书前前后后花费了三年的时间;译者本人也为翻译该书...
评分本来找的是麦克尔*翁达奇另一部,也可能是他最出名的小说,那部被好莱坞打红的《英国病人》,居然搜索不到。 而这本少有人知的Anil's Ghost居然一下儿就找到了。 在斯里兰卡出生,在加拿大长大的麦克尔*翁达奇自认是个诗人。写小说不过是“副业。” 看《英国病人》时,深深地...
评分【新京报书评周刊】“出于战时的道义,我们留下死者遗体以获忌惮。” 『阅读需要主张』 按: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迈克尔•翁达杰这位加拿大作家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的《英国病人》获得布克文学奖,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了第6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在...
翁达杰的杰作。
评分我不是被故事或者文笔打动的,打动我的是,故事里的历史和个人,没有彼此掩盖或者抵消,在破碎的国族历史和漂泊的个体生命里,它们各自建立了自己的通道(情感和逻辑上的),尽管并没有带来什么美好的结果。这让结尾和斯里兰卡这个国家本身的宗教性,提供了更加真实的安慰。
评分整个阅读过程让我太痛苦了,太痛苦了,太痛苦了。不明白为什么要翻译成这个鬼样子。
评分我不是被故事或者文笔打动的,打动我的是,故事里的历史和个人,没有彼此掩盖或者抵消,在破碎的国族历史和漂泊的个体生命里,它们各自建立了自己的通道(情感和逻辑上的),尽管并没有带来什么美好的结果。这让结尾和斯里兰卡这个国家本身的宗教性,提供了更加真实的安慰。
评分我不是被故事或者文笔打动的,打动我的是,故事里的历史和个人,没有彼此掩盖或者抵消,在破碎的国族历史和漂泊的个体生命里,它们各自建立了自己的通道(情感和逻辑上的),尽管并没有带来什么美好的结果。这让结尾和斯里兰卡这个国家本身的宗教性,提供了更加真实的安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