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名著。以深厚的古典学学养,广阔的学术视野,以及丰富的史料,全面而深入论述了古代波斯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亡的。由于本书采取的叙述方式比较独特,即“编年顺序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书写法”,因而涵盖面极为广阔,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古代波斯帝国的全景图。
A.T.奥姆斯特德,美国著名东方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先后执教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密苏里大学、伊利诺斯大学和芝加哥大学。
书的简介写的非常清楚, 这本书是第一次以波斯人的角度, 而不是以希腊人的观点去叙述波斯历史. 波斯帝国的名字 大部分时候只有在关于希波战争的著作中见到 而希波战争的研究者 其实只是在研究希腊历史. 因为希波战争的研究 多是基于希腊历史学家的著作 作为战争中弱小惶恐的一...
评分该书的体例比较有意思,不是完全按照编年史去写波斯历史,而是有机地把历史按照宗教、军事、历史、文化等等穿插起来表述,可以一窥整个波斯帝国的全貌。 翻译上基本流畅,但在一些细节特别是实地描述,可能是由于译者没去过实地,所以比较含混。 不通历史。但至少有一个地方值...
评分其实读书更喜欢读好的中译本,因为中文字体大,不伤眼睛,再加上毕竟是母语,读起来可以一目十行,读英文却没这本领。学术著作的价值在于学术本身,译文只要忠实通顺就行,译得朴实无华也是学术本分。常见有人爱评论某个译本“翻译腔”,我不大明白人们所说的“翻译腔”究竟指...
评分该书的体例比较有意思,不是完全按照编年史去写波斯历史,而是有机地把历史按照宗教、军事、历史、文化等等穿插起来表述,可以一窥整个波斯帝国的全貌。 翻译上基本流畅,但在一些细节特别是实地描述,可能是由于译者没去过实地,所以比较含混。 不通历史。但至少有一个地方值...
评分这本厚书原作就有一定问题,首先它是1940年代写的,距今已经很久了,期间应该有不少新的考古发现有待补充进来,其次这是一本遗作,原作者写完初稿就去世了,后来由他女儿和学生整理了一下之后出版,据说为了尊重原作者也没做太大修改。 再说说翻译,译者序写得很不错,大致也说...
篡位也普遍呢。留下文献很重要,比如对希波战争的评价就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希腊方面史料的影响。
评分我一度担心攻克这本大部头最大的困难在于书太厚。。没想到最终居然是被翻译彻底打败。。大量语句不通顺、词汇完全翻错,真是令人无语。。
评分我一度担心攻克这本大部头最大的困难在于书太厚。。没想到最终居然是被翻译彻底打败。。大量语句不通顺、词汇完全翻错,真是令人无语。。
评分自居鲁士大帝肇始,至亚历山大大帝覆灭,古代波斯第一帝国,即阿契美尼德王朝延续近两百多年。奥姆斯特德旁征博引,用丰富的考古挖掘史料复原了横跨欧亚非三陆的恢弘帝国,全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展现了波斯帝国的强大,帝国扩张征服埃及、印度,发动两次希波战争,融合多民族的文字、语言和艺术文化,以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融合泛地中海地区多神崇拜的神学体系,历代国王在巴比伦、苏萨、帕萨尔加德、波斯波利斯、埃克巴塔那建造了壮丽宫殿,其浮雕与建筑艺术领先于世……从波斯帝国的角度审视希波战争和亚历山大东征,为我们提供了另一视角的历史解读,古代民族融合和神学发展也有独树一帜的观点。现代伊朗,古代波斯,仿佛奇妙的在时空中搭建起了桥梁,那些没落遗址,泥板文书、陵墓建筑、陶罐残片,古老战场和祭祀神庙,拼凑出帝国历史。
评分波斯帝国似乎就给大家最深印象就是斯巴达三百勇士温泉关之战的反面角色。其实波斯帝国如同所有帝国一样也经历了萌芽,兴盛,辉煌,衰落。本书不辞辛劳,收集了大量一线的史实资料描绘了波斯帝国的兴衰史,虽然有点枯燥不过贵在严谨,值得有兴趣的读者细细品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