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的色彩

別樣的色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奧罕‧帕慕克 Orhan Pamuk(1952.06.07~)

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2010年諾曼‧米勒終身成就獎得主

出生於伊斯坦堡,就讀伊斯坦堡科技大學建築系,伊斯坦堡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曾客居紐約三年。自1974年開始創作生涯,至今從未間斷。

帕慕克在文學家庭中成長,祖父在凱莫爾時代建造國有鐵路累積的財富,讓他父親可以盡情沉浸在文學的天地間,成為土耳其的法文詩翻譯家。

生長於文化交融之地,令他不對任何問題預設立場,一如他的學習過程。他在七歲與二十一歲時,兩度考慮成為畫家,並試著模仿鄂圖曼伊斯蘭的細密畫。他曾經在紐約生活三年,只為了在如同伊斯坦堡一般文化交會的西方城市漫步街頭。

約翰.厄普戴克將他與普魯斯特相提並論,而他的歷史小說被認為與湯瑪斯.曼的小說一樣富含音樂性;書評家也常拿他與卡爾維諾、安貝托.艾可、尤瑟娜等傑出名家相評比。帕慕克也說自己非常喜歡尤瑟娜。尤瑟娜在其傑出散文中所呈現的調性與語言,都是帕慕克作品的特質。

帕慕克時時關注政治、文化、社會等議題,一如他筆下的小說人物。他尤其關心政治上的激進主義,例如二戰中亞美尼亞人大屠殺事件的真相究竟為何?庫德族問題是否有完美解答?九一一之後,他積極參與「西方的」與「伊斯蘭的」相關討論,嚴厲反對「黑白問題」的激化。

2006年,帕慕克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殊榮,得獎評語為:「在追尋故鄉的憂鬱靈魂中,發現文化衝突跟交疊的新表徵。」

出版者:麥田
作者:[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出品人:
页数:492
译者:顏湘如
出版时间:2015-11
价格:46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344287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土耳其 
  • 雜文 
  • 随笔 
  • 書話 
  • 旅行 
  • 散文 
  • 奧罕帕慕克_OrhanPamuk 
  • 奥尔罕·帕慕克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為了讓自己快樂,我必須每天攝取文學,無異於病人必須每天服用一匙藥。」

他像一個畫家斟酌筆下色彩,用文字描繪出令人樂在其中的世界。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親自編選、繪製插圖

◎一部無法以小說寫成的小說家心靈寫照‧漫談伊斯坦堡、寫作歷程、政治、禁書,與日常生活

「寫作是一種慰藉,甚至是一種療癒。」

偉大小說家最精采的隨筆集

藝術家自省人生的完整紀錄

小說是什麼?人為何寫作?人渴望從文學中汲取什麼?在寫作與閱讀的旅程中,文字扮演著什麼樣的領航者?透過文字,小說家眼中的日常生活與城市風景,以及東西方認同問題,又呈現出什麼模樣?寫作數十載,一位享譽國際、大膽敢言的小說家,仍然每日於書房獨自與這樣的念頭對話。

本書由帕慕克親自選輯文章,集結雜誌專欄、隨筆、日記、演說稿,成就一本具自傳色彩的作品。他在書中談文學,談卡繆、魯西迪、波赫士、卡爾維諾、紀德等啟迪他心靈的作家;也談生活,談失眠的夜與戒菸之愁苦,談鼓舞他投入創作的父親以及與他共享親暱時光的女兒;本書更談土耳其的歷史、伊斯坦堡的人文風景,也談其始終關注的政治議題,並自述自身引發的政治風波。

身為小說家,帕慕克自道本書集結一切無法寫入小說的吉光片羽。《別樣的色彩》是一位偉大小說家最精采的隨筆集,更是一位藝術家自省人生的完整紀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奥尔罕•帕慕克并不是第一位这样做的作家:他把文学视为表现生活的最终(可能也是唯一的)手段,由此他能创造和构筑起一个新的世界。进入这个文字迷宫,实际上就是进入他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别样的色彩》这本看似主题散漫的集子虽然谈的是“关于生活、书籍与城市”,...  

评分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200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可能与幼时怀揣当个画家的理想有关,帕慕克对色彩很敏感,很多著作名称中都有颜色,比如《 我的名字叫红 》、《 白色城堡 》、《 黑屋 》等。他还出版过一本书,就叫《 别样的色彩 》,不过不是专论色彩,而是一本记录生活...  

评分

评分

2006年,土耳其作家帕慕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此前不久,他的长篇《我的名字叫红》在中国出版,获奖使书大卖,岂止红,简直火。我在农贸市场见到一个骑电瓶车的中年男人打手机,扯着大嗓门:“我的名字叫红!……我的名字还是老名字,我说的是一本书……” 但我要说的,不是这...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知道護照(一份記錄他人如何判斷我們的文件)能減輕我們的悲傷,哪怕只有一點點,或許也是好事。每個人都有自己對身分認同的煩惱、期望和哀愁。」

评分

「如果知道護照(一份記錄他人如何判斷我們的文件)能減輕我們的悲傷,哪怕只有一點點,或許也是好事。每個人都有自己對身分認同的煩惱、期望和哀愁。」

评分

曾经网聊一个土耳其女生她表示不喜欢帕慕克的作品,她不愿解释原因,由我这个外国人来看他的作品不仅仅异国风味且细腻探讨东西方差异,可能因此不能理解她的厌恶。读完后,或许是帕慕克从小深受西化教育,以其中上阶层出身,乐见一个东西交织并行不悖的祖国。我不得而知是否令该国人民觉得不切实际或基本上是个讨好西方的东方作家?

评分

「如果知道護照(一份記錄他人如何判斷我們的文件)能減輕我們的悲傷,哪怕只有一點點,或許也是好事。每個人都有自己對身分認同的煩惱、期望和哀愁。」

评分

「如果知道護照(一份記錄他人如何判斷我們的文件)能減輕我們的悲傷,哪怕只有一點點,或許也是好事。每個人都有自己對身分認同的煩惱、期望和哀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