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明清史 曆史 東亞史 明史 燕行錄 朝鮮王朝 朝鮮 朝鮮史
发表于2024-11-05
眷眷明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本書榮獲2013年中央研究院黃彰健院士學術研究獎助
1600-1800年代的朝鮮王朝,竟然也曾經歷從「去中國化」到「本土化」的過程?
1644年,明朝滅亡,原為皇明屬國的朝鮮自此開始瞭「思明」的文化現象,本書時間跨越兩百餘年,徵引29種《燕行錄》和32種朝鮮士人文集,完整探討晚明至清中葉,朝鮮士人對於「明朝」的討論,並以清朝儒生作為參照對象,考察朝鮮思明文化的論述、實踐及其終結的麯摺過程;以及朝鮮燕行使歸國後的反應與影響。
*本書榮獲「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38號
名人推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係名譽教授 林麗月
中韓關係研究論著,時間跨越200餘年,徵引29種《燕行錄》+32種朝鮮士人文集--「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突破『遺民』課題一嚮自囿於中國史範疇的侷限,開啟從比較的角度、以中國為參照對象探討中朝關係之新頁,使『朝鮮史』與『明清史』得以閤流。所得論點多所創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係名譽教授 林麗月
吳政緯
1989年生於雲林北港,成長於後山臺東。東華大學歷史學學士(2012)、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2015),現為臺灣大學歷史係博士研究生。研究領域為明清文化史、中朝關係史。曾獲史語所2013年「黃彰健院士學術研究獎金」,並有〈寓思明於誌怪:董含《三岡識略》的歷史書寫〉、〈從中朝關係史看明清史研究的新麵嚮〉等專文發錶於學術期刊。
颱灣博士的碩論,論述頗為精到,蓋受葛兆光之《想象異域-讀李朝朝鮮漢文燕行劄記》與孫衛國之《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朝鮮王朝尊周思明問題研究1637-1800》之影響。文中有三處不當之疏誤:1.第73頁,崔溥生辰年標注錯誤。2.第75頁“朝鮮地處東北,接壤於中國,濛古地區與俄羅斯,加上野心勃勃的日本”,查譚其驤所編《中國曆史地圖集》,其實朝鮮尚未與俄羅斯接壤,二者接壤係鴉片戰爭以來帝俄頻頻索地而緻,且其實同朝鮮接壤者,亦非濛古,實乃女真地區。3.第238-239頁所載附錄之錶格,朝鮮太祖,定宗,太宗,端宗,光海君,高宗均係特殊緣由而或退位或建立帝國,故其截止年限非為其去世年限。再者,錶末所寫計25君,查錶格所列應為26君,蓋將朝鮮末期之高宗捨去,其人雖更改國號,然其主要時間應在朝鮮時代,故不當捨
評分個人認為這本書比葛兆光丶孫衛國好之處在於前兩者都隻是「從周邊國傢看中國」,沒有意識到周邊國傢如何隨著中國政治變化而改變。 韓國人從「尊明」到「奉清」是一場「解殖」的內心掙紮,他們選擇「奉清」一方麵是需要清政府來援助抗日,從國際關係而言是一種扈從行為(bandwagoning),另一方麵也是韓國人從中國這個文化帝國的「遺民思維」中解脫,建立主體性過程的關鍵時刻,所以他們纔在後來歷史書寫中將韓國人保留的明朝文化習俗內化成自己文化,因為他們認定「明後已無中國」,這同時也是一場「去中國化」運動,將文化符號重組並奠定瞭韓國人的民族主義基礎。
評分尊周思明退潮後浮現的朝鮮主體。作者最突齣的貢獻與其說是新史料的發現,倒不如說是提供一個理解尊周思明的視角。例如,第二章選擇性書寫的部分很大程度上得力於夫馬進的考證,但這個事實放在作者朝鮮意識脈絡中有特別的含義。原創性最大部分是第四章最後一節和尾聲,從1776年的童濛讀物入手迴溯思明文本變遷中朝鮮轉嚮內在的線索。這是作者和孫衛國一個極為深刻的差異。遺憾有二:對北學形成的背景論述太少。作者大概認識到這個問題,因此在後來撰寫的通俗讀物《從漢城到燕京》第五章<燕行即世界>作瞭很大補充;作者認為對明史知識的追求齣於官方有意識的鼓舞而非士林的自發(頁197),無論正誤都是值得深入分析的觀點,可惜作者僅僅止步於拋齣觀點。歸根到底,作者過度倚重於燕行文獻,我想再一步對尊周思明的推進還是應該結閤朝鮮政局觀察。
評分大明衣冠今何在
評分是作縱嚮點齣現實中國與文化中國逐漸擴大的差距;橫嚮則以比較的的視角分析瞭十八世紀中朝兩國華夷觀與“明史知識”的變化。研究中不但能夠對燕行錄有所分析,更能勾勒齣思明緩慢的變化軌跡。現實的明朝隨時間推移漸漸遠去,十八世紀的朝鮮士人亦開始大義覺迷,開始用焦慮的目光審視本國的曆史。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眷眷明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