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群岛

古拉格群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2008),

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应征入伍,任大尉炮兵连长,两次立功受奖。

1962年11月,经赫鲁晓夫亲自批准,处女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新世界》杂志上刊出。

1968年完成《第一圈》及《癌症楼》,在西欧发表。

1969年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

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3年12月,在巴黎出版了《古拉格群岛》。1974年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剥夺他的苏联国籍,把他驱逐出境。

1989年,苏联作协书记处接受《新世界》杂志社和苏联作家出版社的倡议,撤销作协书记处于1969年11月5日批准的把索尔仁尼琴开除出苏联作协的“不公正的、与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相抵触的决定 ”。

1994年,应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邀请,回到了俄罗斯。2007年,接受了普京亲自颁发的国家级奖章。

2008年8月3日深夜,索尔仁尼琴由于心力衰竭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9岁。

出版者:群众出版社
作者:[俄]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出品人:
页数:1928
译者:田大畏 钱诚 陈汉章 等
出版时间:2015-8-19
价格:CNY 19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145358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苏联 
  •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 历史 
  • 索尔仁尼琴 
  • 文学 
  • 俄罗斯 
  • 外国文学 
  • 俄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所谓“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是苏联劳改制度的象征。从1918年到1956年,那些分散在苏联广袤大地上的各个劳改营像“群岛”一般构成了这个国家的“第二领土”。

本书以“群岛居民”的苦难经历为线索,同时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充分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驾驭写作的才华。书中既有激昂的控诉、愤怒的呐喊,也有尖锐的嘲讽、深切的诉说,是一部深刻理解苏联政治体制的重要的参考著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索尔仁尼琴记录的许多案例或揭露的许多事实确实残酷,但似乎总是缺少一种动人的力量。只有在叙述到作者自身经历时才显示出了这种力量,特别是当作者面对自己内心,赤裸裸地揭示出自己内心深处的蒙昧、懦弱和权力欲时。如在第四章中,作者以一名军官的名义要一位德国俘...  

评分

一路走好,千万别再超生 ----一曲献给苏共的挽歌,读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 太长了,囫囵吞枣的看,结果看前面的时候,头疼后面的页码还有那么多,看到后来却悲叹前面的早已忘记,直到合上书页,才明白索大师,您这是给苏共树的一座直插云霄的墓碑呀,我这等小蚂...  

评分

一样的书,在人生不同阶段读,应该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更适合在年轻时读,青春的激情也许让你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的则需要你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可能会更有感觉,你可以更加冷静地面对苦难与罪恶。像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这样的书,应该属于后者。 我手头的这套《古拉格群...  

评分

评分

稼轩词中间有这么一句:醉里挑灯看剑。其实,醉里不仅能去挑灯看剑,而且能因醉识人。当然这个的前提似乎应该是还没有完全进入醉酒状态,用苏轼的一句诗来讲,就是: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正是在这个半酣的微熏之中,你才能真正地观察到所有和你对酌的人,他们的表情和言谈...  

用户评价

评分

此书不是删减版,比起06年老版本有了修订,改动了一点点翻译,字数增加了好多。

评分

太真实了,又太残酷了。每看几页都要闭上眼睛沉思,这是不适合谈论的,希望每个人有机会都读读。

评分

2020已读21(世界史01)历时接近一个月。逮捕、审讯、监狱、流放、死亡……每一步都给无耻的上层机关无数的可钻的缝隙,有百万种方法让你承认未做之事、未犯之罪。最可悲也可恶的是,在墙的外面,正在平和生活的人们被蒙骗、被利用,还厌恶起墙内的人,殊不知自己已成了棋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力量足以颠倒黑白。可惜!还有一些良知尚存,还有一些勇敢的人去书写下真正的罪恶。历史真的没有过去吗?!

评分

历史从没有过去

评分

本书结构宏大,卷帙浩繁,充分显示了索尔仁尼琴驾驭写作的才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