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敦煌 文化 藝術 曆史 紀實 敦煌學 中國 石窟
发表于2024-11-05
敦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敦煌定若遠,一信動經年。要真正理解中國,認識中國,特彆是中國古代藝術史,敦煌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一直以來,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敦煌以及其背後的曆史似乎遙不可及。但實際上,敦煌不僅屬於學界,更屬於我們每一個人,要“繼續敦煌”,實有必要讓敦煌走齣學界,走進大眾。
2010年和2013年,《生活》雜誌的采編團隊幾次前往敦煌、蘭州等地,對幾代“敦煌人”進行瞭全麵、深入的采訪。這本書是4年多追蹤曆程的結集,將呈現一場冥冥之中的相遇——一座洞窟與一個(群)人的相遇,韆年佛國與數十載人生的相遇。莫高窟與她的守望者們,在荒漠中相互召喚並彼此守候。他們的守護延長瞭莫高窟的生命,而在敦煌,他們也找到自我,找到藝術、文化乃至人生的新路。
《敦煌:眾人受到召喚》為四色圖文書,既有敦煌研究院提供的珍貴圖片,又有《生活》攝影師實地拍攝的圖片,精美、大氣、有意境,富含人文張力和錶現力。
《生活月刊》,一本講述“生命”與“生活”的人文雜誌,創刊於2005年12月,以“生活的禪意,生命的教育”為創作理念,尋找當代中國人的生活與文化的真正內在價值。從傳統中國獲取靈感,以“天地人真善美詩禮樂”為內容框架,注重印刷工藝美學與考究的裝幀,《生活》亦是一本美藝之書。曆年齣版的優秀專題包括:“重走梁思成之路”“敦煌:眾人受到召喚”“茶之路”“傢書”“民藝中國”等等,屢獲亞洲齣版業協會頒發的“最佳特寫報道”“最佳攝影報道”“最佳雜誌設計”等榮譽。
Slogan: 生活的禪意 生命的教育 生活的美學 生命的哲學
網站 www.chinalifemagazine.com
微博 @生活月刊
微信 lifemagazine2005
讀的電子版,並沒有感受到“精美裝幀”之類,錶示遺憾。關於敦煌主題的書讀過幾冊,這本專著於新老幾代藝術考古工作者與莫高窟的相逢和守護,與其名為敦煌不如改名敦煌人。
評分沙彌講經沙門聽,不在年高在性靈。
評分那些隨著牆壁一道皸裂的肌膚與麵孔,那些在時光威逼下老去的故人,那些在光陰的灰燼裏逐一浮現的往事。
評分未來的書就要做成這個樣子,印刷非常精美,開本很大、很厚重。本書是從敦煌人的角度來介紹敦煌,可以說是敦煌書籍中另闢蹊徑之作。建議還是對敦煌有一定瞭解的人再來閱讀此書會更有感觸。不禁想起去年絲綢之路的朝聖之旅,在荒涼的大漠有這麼一座藝術寶庫默默地在等待人們的到訪。至於甘心留守的人,心有責任有理想,但最重要的還是熱愛。正如現任王旭東院長所說的,所謂敦煌精神。首先是熱愛,然後是堅守,最後纔是奉獻。
評分既展示瞭敦煌韆古奇絕的無上藝術,又呈現瞭這背後嘔心瀝血的一代代工作人員的努力,不僅提供考古及文物保護的指導價值,在建設“一帶一路”的今天,重新審視這個昔日重鎮也十分有意義。印刷精美極瞭,《生活》這兩本閤輯真的很用心。
在深圳读研的第三个年头,有一日接到曾经的室友从北京打开的电话,“惠惠,我们宿舍三个人准备毕业旅游去敦煌莫高窟,你也一起来吧!”小心翼翼的征询了老梁的意见,他说“着什么急,我也没去过,以后咱俩一起去。”所以当2016年的夏天,我和老梁迎着漫天的沙尘暴,风尘仆仆的...
評分我喜欢那个时代的女孩子。战争年代,20多岁的南方姑娘,把所有值钱东西变卖凑西行的旅费,前往西北2000公里外的敦煌。她们沿路搭车,一切靠运气,不知第二天身在何方,她们路过山洪、暴雨、蛮横的哨兵、麻风病蔓延的村庄,终于抵达三危山被积沙掩埋的岩壁。她们穿着城里流行款...
評分几年前去过敦煌,以旅游的状态体验了其博大繁盛,之后看到这本书读起来确实更有代入感,当初在三危山的岩洞中冥冥感受到一种磅礴的气氛,一直无法准确形容那种感觉,看到书名时才忽然找到了最合适的表达:受到召唤。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采访合集,文辞通俗易懂,内容上也都是一代...
評分敦煌: 众人受到召唤 读后感 5/27 让敦煌慢一点消失 樊锦诗院长说:"没有可以永久保存的东西,莫高窟的最终结局是不断损毁,我们这些人用毕生的生命所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与毁灭抗争,让莫高窟保存的长久一些,更长久一些。" 敦煌,梦之向往之处。因为名字,因为历史,而显得格外神...
評分几年前去过敦煌,以旅游的状态体验了其博大繁盛,之后看到这本书读起来确实更有代入感,当初在三危山的岩洞中冥冥感受到一种磅礴的气氛,一直无法准确形容那种感觉,看到书名时才忽然找到了最合适的表达:受到召唤。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采访合集,文辞通俗易懂,内容上也都是一代...
敦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