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博士,硅谷投资人,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计算机科学家。
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在美国两家风险投资基金(中国世纪基金和ZPark风险基金)分别担任董事和顾问,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及该校国际事务委员会的顾问。他曾经是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从2012年起任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专家和顾问。
吴军博士于2002年加入谷歌公司,与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吴军博士还是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2010年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2012-2014年回到谷歌,领导计算机自动问答项目。2014年,他在硅谷创办了丰元资本风险投资公司。
吴军博士的著作《浪潮之巅》第一版荣获“蓝狮子2011年十大最佳商业图书”奖。《数学之美》荣获国家图书馆第八届文津图书奖、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014中国书业评选年度图书,入选广电总局“2014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及“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干部推荐书目”。《文明之光》荣获2014“中国好书”。
作者吴军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之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因事业有成而成为该校工学院的董事,得以多年来参与美国名牌大学的管理,并且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作者以他和女儿走访过的英美十几所顶级大学为样本,结合他多年来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系统研究,以及访问这些大学教师和校友的第一手资料,加上自己的深入思考与独到感悟,精心写就《大学之路》。
在书中,作者阐述了英美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系统地介绍了英美名校的特色和差异,比较了中美两国在教育上的差异,并且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对年轻人给出了自我发展的建议。作者与美国许多大学有着密切联系,还介绍了美国名牌大学在招生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并重点解析了其中一些潜规则的历史成因和申请者可能有必要采取的对策。
作为一名事业有成者,作者详细阐述了教育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并特别强调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教育乃终身学习,而并非以获得一个名牌大学学位为终结。对大学教育这一严肃话题,作者以一种轻松自在的方式娓娓道来。上册主要介绍了英美大学的教育方法、办学理念和招生特点。下册作者则以半游记的形式,带领读者走访十多所英美名校,既让人如身临其境,又通过一个个实例帮助读者了解各个名校的特点。本书对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以及留学机构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讲述了我赞同并且在努力锻炼的一些需要在大学里面开始积累的能力。今天这篇文章我想从更大的视角讲讲我们在大学中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 说到大学的教育,现在的大学主流的两种治学理念。一种是纽曼式教育,一种是洪堡式教育。 纽曼(1801-1890)是19世纪英...
评分在前一篇文章中,我讲述了我赞同并且在努力锻炼的一些需要在大学里面开始积累的能力。今天这篇文章我想从更大的视角讲讲我们在大学中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 说到大学的教育,现在的大学主流的两种治学理念。一种是纽曼式教育,一种是洪堡式教育。 纽曼(1801-1890)是19世纪英...
评分在《大学之路》新书发布会的现场,吴军博士两次提到,“物理学上,一个封闭系统的熵是不断增加的”,由此讲到我们需要开放与包容的观念和胸怀。 在一个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时代,提倡观念的开放似乎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做到观念的开放真的那么简单吗?想起几年前国内曾经风靡一...
评分第一次看吴军老师的书是在高二。那时刚刚接触了离散数学的我对奇妙的数学世界有着非常强烈的憧憬。在那本《离散数学及其应用》里面,作者用非常简单而有趣的语言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那以前,我一直觉得数学是智力的珠玑,远离现实而无用。然而那本书改变了我的想法。...
评分在《大学之路》新书发布会的现场,吴军博士两次提到,“物理学上,一个封闭系统的熵是不断增加的”,由此讲到我们需要开放与包容的观念和胸怀。 在一个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时代,提倡观念的开放似乎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做到观念的开放真的那么简单吗?想起几年前国内曾经风靡一...
如果十年前可以看到这本书,人生应该会有很大的不同。
评分不要当成 机经读。个人觉得如果没有一个通情达理的良师益友在身边以指引、而是处处都要靠自己摸索的话,其实上了大学之后看会更加合适,毕竟一个想为社会做点贡献的人的觉悟绝对不会局限在成功学上。之前选读过《大学的理念》,对博雅教育感兴趣的人选那本书看会了解得更透彻。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倒不是揭秘名校生活,而是提出教育的至高理念,使得我重新审视当代的“精英”所扮演的角色。比如我在一个文中提到的美国典型的研究型大学学习,但并不妨碍我自己对自己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我认为自己才是立身之本,过分依赖学校是阻碍自身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还有现在让自己受的教育要到10年甚至20年后才能体现出来这点也不无道理,毕竟知识技能更新太快了,但是对学习的热忱和由于责任感而培养出的高校学习能力才比较重要。
评分线条略粗,却极为好读。前三章讲述的是近代以来大学的历史和发展方向,以及纽曼式和洪堡式两种不同的大学体系。后文以他带女儿前往各大学实际考察的经历为索引,陆续介绍英美众高校的不同特色,兼顾申请方式以及对华裔的影响。从古老刻板仪式感很强的牛津和剑桥开始,再到美国各私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家庭的严格规范,耶鲁开放包容的通才教育,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业体系和科研引领,哥伦比亚大学均衡的科系实力和自由活力,标杆学校哈佛大学选择的是各行业的潜力股以培育为社会的精英,麻省理工学院的新潮现代,只招收200多人的加州理工专注于培养顶尖大科学家,科研领军的霍普金斯学院是吴军的母校,和高科技无缝融合的斯坦福大学被称为硅谷的摇篮,象牙塔般的女校卫斯理学院,逐渐成长的杜克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体育都是特色之一。
评分虽然上不了美国大学,但是真的很羡慕这群人。我很后悔没读研。
评分读完这两册书,深深地觉得很多事情是我们羡慕不来的。我们的政治体制不可能实现美国那样的拥有高度自治权的高等教育体质,但是希望国人可以找到一条既适合国情又能切实培养人才的教育道路。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各个领域的精英以及孕育促进社会发展的新思想,而不是人人自危地抢占那些可以赚取高收入的专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