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多丽丝·莱辛 女性 英国文学 外国文学 小说 英国 文学 书单277·女性成长
发表于2025-04-10
天黑前的夏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多丽丝•莱辛的口碑之作
被《纽约时报》誉为《百年孤独》之后最好的小说
伦敦郊区的一个普通夏日,中年主妇凯特多年的平静生活出了状况。家人纷纷忙着计划暑期的行程,房子即将出租,凯特第一次发现自己成了可有可无的人。恍然若失的凯特接受了一份工作邀约,走出家门,开始一次漫长的夏日之旅。三段被浓缩的时光,三种不同寻常的际遇,随时隐现的梦境相伴交织,凯特迷失在自由的气息中,又在回忆、徘徊、思索中倏然苏醒。
多丽丝•莱辛(1919—2013),英国当代著名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
1919年出生于伊朗。幼年时在南非农场度过,家境贫困,十四岁因眼疾辍学,十五岁离家做保姆,后从事过接线员、速记员等工作。
曾两次结婚又离异。1949年离开南非,留下丈夫和两个孩子,携幼子移居英国追寻心目中的自由生活,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野草在歌唱》为题出版,莱辛从此一举成名。
1962年,代表作《金色笔记》问世,成为其摘得诺贝尔奖桂冠的充分理由。此后,笔耕不辍,一生出版了五十余部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曾如此评价:“多丽丝•莱辛既是文学史中的典范,也是当下文学创作的先锋。她改变了我们审视这个世界的方式。”
滿好。
评分这本和着细雪,两本一起看的,相形之下,细雪真的太优美细腻,这本则絮絮叨叨的读得让人生厌
评分这是那种明明知道写得很好,但就是很难读的故事。很难读,几乎读不下去的那种难读。人生真惨,40岁,50岁,60岁,70岁,男人,女人,没有不惨的。
评分这是那种明明知道写得很好,但就是很难读的故事。很难读,几乎读不下去的那种难读。人生真惨,40岁,50岁,60岁,70岁,男人,女人,没有不惨的。
评分很奇怪,两年前读时好像没发觉其中的女性主义色彩,看来我最近几年还是高速成长了的
读《天黑前的夏天》这本有着唯美名字的书籍,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封面说这是一本让女人找回女人感觉的书,我很惶恐,多年来在别人眼中心中都已是女汉纸的形象,我其实也是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在寻找自己。不要说我矫情,因为你会发现书中那个吃饱没事干,甚至让人讨厌的女人...
评分我是根据《纽约时报》的书评“继《百年孤独》之后最好读的诺贝尔作品”选购的读物,但是说实话,“在酒店”和“在莫林的公寓”章节中絮絮叨叨的描写充分考验了我的耐性。也许诺贝尔获奖文学作品读的不多,所以“最好读”的评价有点吓着我了——难道诺贝尔的获奖作品都是费解费...
评分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John Leonard于1973.5.13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随笔,总体谈莱辛的。 那时候这部《夏天》出版时间不长,但没想到竟已在美国引起了这等凡响。 文字开篇就说:“不仅是多丽丝·莱辛最好的小说,也是继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之后最好的小说。”后面又将莱辛...
评分我花3天时间读完的。一开始觉得并没有传说的那样好读,后来发现不能细细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其实故事很简单。也很真实。但或许我得等到跟凯特一样的年龄时才能真正理解真正懂得吧。我就像莫琳,说到底还不属于凯特的那个世界。 买的时候是被书名吸引的。天黑前的夏天。貌似夏...
评分"鸡蛋没有被打破,就煎不成蛋饼" 这是菲利普在关于他的那种法西斯主义思潮时所说的话。改革是他们所坚持的贫困人消失的最根本的办法,只有改变了社会结构,才能帮助贫困的人走出困境,凯特想起了他和迈克尔以前也这么认为过,但现在他们是自由主义者。成长是一个...
天黑前的夏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