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1932年与萧军同居。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呼兰河传》,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全书七章:一、二章写小城风情,三、四章谈家中亲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绘独立旁枝人物。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视式艺术手法,以情感的起伏为脉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为这个乡镇的风土人情,为各种各样人的生与死、欢乐与悲哀作传”。全书七章可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尾声余响不绝。萧红以娴熟的写作技巧,抒情诗的意境,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的巅峰之作,为中国文学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生死场》创作于1934年,萧红成名作,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小说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被誉为是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书分为两部分,前为《呼兰河传》,后为《生死场》。 《呼兰河传》 诚如矛盾在序言中所说,《呼兰河传》像是萧红的自传,又不完全像自传,也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故事和人物都是零碎的,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童年,是这个解事颇早的小女孩生活的单...
评分书分为两部分,前为《呼兰河传》,后为《生死场》。 《呼兰河传》 诚如矛盾在序言中所说,《呼兰河传》像是萧红的自传,又不完全像自传,也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故事和人物都是零碎的,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童年,是这个解事颇早的小女孩生活的单...
评分书分为两部分,前为《呼兰河传》,后为《生死场》。 《呼兰河传》 诚如矛盾在序言中所说,《呼兰河传》像是萧红的自传,又不完全像自传,也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故事和人物都是零碎的,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童年,是这个解事颇早的小女孩生活的单...
评分书分为两部分,前为《呼兰河传》,后为《生死场》。 《呼兰河传》 诚如矛盾在序言中所说,《呼兰河传》像是萧红的自传,又不完全像自传,也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故事和人物都是零碎的,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童年,是这个解事颇早的小女孩生活的单...
评分书分为两部分,前为《呼兰河传》,后为《生死场》。 《呼兰河传》 诚如矛盾在序言中所说,《呼兰河传》像是萧红的自传,又不完全像自传,也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故事和人物都是零碎的,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童年,是这个解事颇早的小女孩生活的单...
啊小学课本上的《火烧云》我当时迷得要死,但直到高中才看了《呼兰河传》。现在大学了,这本书读两遍了,还是和没看过一样。。 太过松散的叙事真的看得很煎熬
评分农村人的生活都是相似的
评分啊小学课本上的《火烧云》我当时迷得要死,但直到高中才看了《呼兰河传》。现在大学了,这本书读两遍了,还是和没看过一样。。 太过松散的叙事真的看得很煎熬
评分农村人的生活都是相似的
评分呼兰河传的童年记忆更吸引我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