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弗賴伯格,1993年《洛杉磯時報》圖書奬得主。
邁剋爾·斯韋因,自由編輯,傳統雜誌與電子雜誌的著名專欄作傢。
張華偉,網絡工程師,對計算機的發展曆程瞭如指掌,作品散見《計算機世界》等雜誌。
《矽榖之火:人與計算機的未來》以生動的故事,介紹瞭計算機愛好者以怎樣的創新精神和不懈的努力,將計算機技術的力量包裝在一個小巧玲瓏的機殼裏,實現瞭個人擁有計算機的夢想。同時以獨特的視角講述瞭蘋果、微軟、太陽微係統、網景、蓮花以及甲骨文等公司的創業者們在實現個人計算機夢想的過程中創業的艱辛、守業的艱難、失敗的痛苦,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奮鬥的精神以及在技術上不斷前進的曆程。
改编成了电影:[硅谷传奇 (豆瓣)](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8084/ ) 乔布斯太帅。比尔盖茨真挺 nerd。 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1184389 --- 下面是一篇报道: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Fzumy2 ## 雷军:《硅谷之火》和乔布斯改变了我一辈...
評分改编成了电影:[硅谷传奇 (豆瓣)](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8084/ ) 乔布斯太帅。比尔盖茨真挺 nerd。 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1184389 --- 下面是一篇报道: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Fzumy2 ## 雷军:《硅谷之火》和乔布斯改变了我一辈...
評分《硅谷之火》是一部关于个人计算机的权威著作,作者是两位从一开始就在硅谷工作的资深科技记者。20世纪80年代初,斯韦因和弗雷伯格供职于杂志《信息世界》。在个人计算机革命的发端之时,他们每天与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等人打交道。 《硅谷之火》讲述了一群个性鲜明、创...
評分1.硅谷的发展,做pc的来来回回有很多家公司,当时好像做软件的只有微软,就是basic,为什么这些软件公司不入股微软呢 2.从边际效应来看,做一台硬件是有成本的,卖的越多,边际成本还是至少是硬件成本的,而软件卖的越多,最后边际成本为0,这个可以当做做生意的一个参考 3.in...
評分懂得的懂,不懂的很難懂。我想寫一篇這本書的詳細解讀版。
评分個人計算機發展史。
评分矽榖之火:人與計算機的未來 弗賴伯格 斯韋因 1個筆記 ◆ 點評 點評:★★★★☆ 計算機的發展曆程,看到瞭一個國傢的創新,從剛開始的芯片4004到之後的發展,一步一步的改進更新,包括微軟、蘋果的崛起,看到瞭這群計算機天纔的創造精神,而中國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纔引入計算機,纔有網絡,對比之下,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一直都說中國缺乏創造力,認同這說法,因為本身的教育理念、環境等各種因素,都存在著差異.
评分還不錯的書,就是翻譯不是通識翻譯,校對也一般,有錯誤,對微軟褒奬有加,對其他就有些一般感慨,嗯,但是內容很詳實,好
评分得到聽書: 1.計算機革命齣現的背景。70s矽榖,一方麵有半導體企業和頂級院校提供的技術氛圍;另一方麵,又有六十年代諸多亞文化運動留下的餘波。隨著英特爾公司通用計算芯片的誕生,電子學發燒友們能夠有機會實現將計算權力帶給大眾的夢想,並由此産生瞭最早的個人計算機。 2.在個人計算機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和事件。MITS公司是最早生産微型計算機的企業,接下來很快齣現瞭幾十傢類似的企業,其中又以以姆賽公司最為著名。而最終將計算機變成今天我們熟知的樣子的,是發明瞭鼠標的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是最早開發瞭圖形界麵的施樂公司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是將圖形界麵技術用在計算機上的蘋果公司,以及隨後的微軟公司。 3.這段曆史中我們可以學到,隻有貼近用戶、敏銳地感知用戶的需求,同時不斷創新,纔可能生存下來發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