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说着“我不是什么诗人”,闻一多依然是一名彻头彻尾的诗人。如果不是,又怎样写得出“更敻绝的宇宙意识”般的句子;如果不是,又怎能将一本学术杂论写得如散文诗般——尽管在《类书与诗》一文中,诗人极度鄙薄学术的过度文学化。然而诗人只是给予了读者暴烈与温柔的一...
评分贾岛一派人则没有那必要。为他们起见,当时最通行的体裁—— 五律就够了。一则五律与五言八韵的试帖最近,做五律即等于做功课,二则为拈拾 点景物来烘托出一种情调,五律也正是一种标准形式。然而做诗为什么老是那一套 阴霾、凛冽、峭硬的情调呢?我们在上文说那是由于癖好,但...
评分江湖如飘叶,多病哭诗人! 一本《唐诗杂论》,几段诗界春秋。 此一说部,讲的是乱世之中,战乱频仍,茅屋记事,纷缕诗史,从初唐四兴,之老杜凋零,通篇警句颇多,作者风采,亦历历其中。 读本书起因一,汪曾祺曾在文章中提到闻一多先生论唐诗,巨赏。因早有拜读之意。起因二,...
评分江湖如飘叶,多病哭诗人! 一本《唐诗杂论》,几段诗界春秋。 此一说部,讲的是乱世之中,战乱频仍,茅屋记事,纷缕诗史,从初唐四兴,之老杜凋零,通篇警句颇多,作者风采,亦历历其中。 读本书起因一,汪曾祺曾在文章中提到闻一多先生论唐诗,巨赏。因早有拜读之意。起因二,...
评分因了约定的见面地在图书馆,于是去了图书馆怎能不借书,我又一贯喜欢看文艺腔浓重的古典类书籍,所以《唐诗杂论》便是其中一本。都是随意选中的,看中作者是闻一多,终归比其他俗流胜出许多倍,于是借来拜读。书里的内容是将作者先前发表在各个杂志报纸上的文章整理集合出来的...
诗意的话语解说唐诗,背后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作为支撑。后半部分没读,先欠着。最喜欢的句子:“譬如说,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如今李白和杜甫——诗中的两曜,劈面走来了,我们看去,不比那天空的异瑞一样的神奇,一样的有重大的意义吗?”闻一多先生说杜甫生活在时间里,而不是空间里。
评分看了杂论部分。并不觉得精彩,甚至有些摸不着头脑。可能因为他讲的四杰、贾岛、孟浩然都很陌生,也完全不知道他要回应什么问题。
评分闻一多先生用诗的语言来写对诗的评论,如金石掷地,声铿然,感叹难得但二者并不也从不矛盾。有些观点不太明白有些有疑问,问了老师后稍好些。这本书看得粗没细想,该自敲手板。
评分詩一樣的語言來寫學術文章,超讚。
评分这个版本分两部分。前面的唐诗杂论很精彩。看惯了平时的文学史,闻一多先生的诗论简直是别开生面,鲜活生动。他对于诗歌认真严谨的精神很让人感动,最喜欢《宫体诗的自赎》这一篇。在这一篇中,闻先生化身严厉的闻老师,对“宫体诗”这个学生简直就是恨铁不成钢,直到最后讲到刘希夷,张若虚,才算是放宽心。至于后半部分,不提也罢,看得心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