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中国历史研究法》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6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意与方法。实为作者此后30年史学见解之本源所在,亦可视为作者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的简要叙述。
读这本书,是因为微信上读到钱穆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国历史尊崇哪些人物》,读了觉得很有感触,很喜欢。后来朋友告诉我这篇文章原题是“如何研究历史人物”,是《中国历史研究法》中的八讲之一,就专门买了这本书来看。不过读完倒有点后悔,因为在我看来,全书最好的就是这篇文...
评分也许并非是书中主旨,但确实很有趣。 1史记置货值、游侠列传,后世除汉书外均不再置。多是因为社会结构巨变,商人和游侠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不再明显,因此少有记载,而非重农抑商的结果。 2立不世之功如卫霍者,成就即是人格。事未竟或亡或败者如武侯、鄂王者,其事迹不能完全...
评分 评分 评分回头去看这样简单的演讲录,当然不像学术著作那样晦涩,更适合随便翻阅,但是同样能看到许多名言与收获。 钱先生的高山仰止不用再多重复,就内容本身而论,钱先生分各专类论述,要旨似乎是两条,一是所谓“为往圣继绝学”,在大陆国学衰落的时候提倡传统,二是回击机械套用西方...
作为讲座稿,反映了钱穆先生的历史观和历学学术观。详细的内容在《国史大纲》《国学概论》和《国史新论》中都已经说过了,所以对于老读者可能新意不多。对于不熟悉钱穆的读者,可以简单了解钱穆先生所说的“历史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客观和精神上继承!
评分賓四先生的個人色彩很濃厚,適合撫慰國人的“民族自尊心”。錢氏思想之形成自有其歷史背景,但在今天看來可能有些過時了。此書似乎很難為一門現代學科提供方法論的科學指導。
评分賓四先生的個人色彩很濃厚,適合撫慰國人的“民族自尊心”。錢氏思想之形成自有其歷史背景,但在今天看來可能有些過時了。此書似乎很難為一門現代學科提供方法論的科學指導。
评分大开眼界
评分在书中,作者自己非常准确地指出了本书的缺点——“空泛肤浅,又是语焉不详”。作者总喜欢谈西方,当然这不怪他,他是要批评某些国人妄自菲薄、崇洋媚外,可是这终究暴露出那个时代的人对相对现代、对西方历史了解的浅陋。本书这些原因令我一度想要将其弃置。然而后来偶然看到一书架的历史书,不意间便有所感悟——在内心深处,作者的观点我其实竟是非常赞同的,尽管他的表达形式有其时代缺陷,令我表面上只是厌恶;可是这人与人的交流不就正是如此吗,更何况我们之间还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作者在本书中一唱三叹的,正是政治得失一书中就已强烈表露的那种感情——要让今人了解国史,来治疗他们因无知而出现的不知自重;具体的措施就是挖掘适合当代的历史知识,从一成不变的史实中去撰写新的国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